興遠集團的高管們面面相覷,不知道自己的老板為什么會如此相信一個縣委副書記。
而在桂城,陸海和王鵬飛也討論著與興南相關的問題。
“書記,以興南目前的財政狀況,上次美食街項目的影響也沒有消化,照搬蘇城的模式,是不是風險太高了?”
“畫虎不成反類犬。最后要是花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弄出個四不像,反倒把原有的一點農業優勢搞沒了,那損失可就......”
“鵬飛同志,我看你這是關己則亂啊!你仔細想想,即便不成功,興南真的會有很大損失?”
“從頭到尾,這小子沒提過土地出讓,沒提過財政支持。在興南那天,他的用意也很明顯,就是想盡一切辦法,讓咱們多在興南逗留一會兒。”
“這就是在借勢。如果我猜的沒錯,應該是在拿咱們當魚餌,釣那些心思活絡的人!”
王鵬飛很無奈:“我也猜到他想拉臨海集團投資,我擔心的就是這個問題。臨海這樣的企業,標桿性太強,一旦投資失敗,影響的可不止是企業,對江北的投資信心也是很大打擊!”
陸海搖頭:“任何投資都有風險。這是他們企業自己應該考量的事情。如果能把江北的投資帶動起來,交點學費也是值得的!”
“而且旭城的班子到了該調整的時候,烏煙瘴氣的......”
王鵬飛恍然:“自己作為副省長,考慮的是經濟,而陸海首先考慮的,卻是人事。”
“或者說,陸海作為省委一把手,想的是能不能釣到魚。至于魚餌能不能保住,不在考慮范圍內。自己考慮的則是魚餌的安全。”
“哈哈,是我著相了!”王鵬飛搖頭苦笑:“主要是這小子太不省心,真有點怕他跌的太狠,爬不起來......”
“沒事的。你可別忘了,這小子和琪琪他們幾個,在奧體新城那邊,可是撈了不少錢!一個興南縣,幾個財主投資,就是虧了,也承受的起!”陸海說。
此時如果陸海知道,周嚴已經準備把三泰市也拉下水,搞什么千億級別的大項目,恐怕就不會如此淡定了。
即使以陸海的眼光和閱歷,也沒想到一個年輕人,會有如此大的胃口。
實際上事情比周嚴預想的還要順利。
一天后,光子打來電話說,臨海集團已經開始與安舒地產接洽,討論關于興南舊城改造和文旅項目的規劃問題。
“一個姓張的副總親自來的,說想要和咱們共同做一個可行性報告和項目測算,還要搞市場調研什么的。阿嚴,是不是又在敷衍呢?”
“姓張的副總......”周嚴想了想,大概是負責海外業務部分的副總張向輝,這是內部分工又調整了?
“先聽著吧,這就是個形式。報告之類的,臨海自己會弄的,你們不用管,盡快把你們徽省的那個小項目做完,準備集中精力搞大的吧!”
“你是說,臨海會真的參與興南的項目?”光子有點小驚喜。
“格局小了不是?臨海可是大財主,就不能連著三泰市的一起做嗎?如果不出意外,你們可以跟著臨海好好喝點湯了!”周嚴笑著說。
“嘿嘿!喝不喝湯的倒是次要,如果能把三泰的項目做起來,至少不用躲著海陵區那些領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