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嘉琪是怎么說服顧雨菲等人的,周嚴沒有打聽。
陸嘉琪說的那個趙庚,周嚴其實也沒聽過。但陸家的影響力在王家之上,想來手握實權的人不會少。找出個和央視有關的,應該不難。
不過陸嘉琪這樣大大方方的把家里關系拿出來說事,倒是讓周嚴對她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不矯情,也知道變通。
“有培養前途!”周嚴朝陸嘉琪豎豎大拇指,被陸嘉琪無視了。
第二天,三泰市政府會議室中。
“央視和新聞社的記者要參加簽約儀式?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不早說?”
謝平聽周嚴匯報完,又是驚喜又有些責怪的說。
“書記,各位領導。人家又不是專門來報道這個投資項目的。”
“本來是報道我們興南縣的文旅發展計劃以及綠色生態有機農作物試點。還是陸總提議,給他們介紹了咱們三泰這個投資項目,人家才......”
“周書記,你這樣就不對了嘛!興南縣,那也是三泰市的。你可不要想著吃獨食!”鄒俊濤半開玩笑的說。
“謝書記,鄒市長,如果真的有央視和新聞社的同志參加,是不是要向省里匯報一下?”李青山說道。
周嚴裝作低頭看東西,心里卻在偷笑:“果然,第一個上鉤的是李青山。”
沒辦法,誰讓在座的人中,就屬他最有“追求”呢。
“書記,李總說的對!應該上報省里。萬一咱們上了央視,省里卻還不知道。可是要落埋怨的嘛!”鄒俊濤贊同。
謝平點頭:“那咱們的進度可要加快了!等這邊定下來再上報省里吧。”
言外之意就是,都別端著了。有露臉的事,大家就不要在小事上斤斤計較。
“各位領導,這是來報道我們興南的,市里不能截胡啊......”周嚴小小的掙扎了一下,沒人理會。
正如周嚴所期待的,接下來的談判進展神速。到下午三點,所有大的框架都已談完。其余細節的事情,已經不需要這些領導親自討論了。
討價還價的扯皮,那是職能部門的事情。
“市長,盡快安排把投資協議打印出來。大家加個班,上會討論一下。沒問題的話,明天一早上報省里。”謝平顯得心情很不錯。
算上興南的大文旅項目,這個一攬子投資協議涉及的總投資額達到三百億。
雖然水分不少,但如果操作得當,那至少一半是會變成實打實的投資。
這可是三泰建市以來,最大的一筆投資。也是迄今為止,江北幾個市中,最大的一筆投資。
有了這筆投資,謝平感覺以后到省里開會,腰板都能挺直幾分。
“老板,好大的氣魄!”散會時,周嚴湊到李青山面前拍了個馬屁。
李青山上任以來,不斷的收購參股,上馬新項目,可謂是花錢如流水。
這次又承諾第一筆投資不低于五十億,也算是下了血本。周嚴覺得自己應該恭維一下。
李青山笑笑:“你有沒有跟我打埋伏?”
“沒有沒有!絕對沒有!老板,我不但沒有打埋伏,還專門留了一個好事給你。稍后咱們細談。”
李青山用手指點點周嚴:“一肚子鬼主意!”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其實在國內,人情世故才是第一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