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體制內的慣例,周一通常都會開會。
有沒有必要是一回事,但規矩和必要本來就沒什么直接關系。
陸海自從擔任江省省委書記以來,為了照顧政府那邊,周一基本都不會安排開會。
今天雖然沒有通知開常委會,但卻召集書記辦公會。知道消息的人就都知道,一定又有什么大事要發生了。
因為這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書記辦公會。確切的說,是五人小組會的擴大版。
算上政法委書記馬勇,紀委書記王子清和組織部長李濟同,參會的常委一共有六個人。
既然有組織部長參加,那會議的內容自然就是涉及人事調整。再聯想到陸海剛剛從江北幾個地方調研回來,人們大概也能猜出一點方向。
問題在于,江北七個地級市,人們數來數去,似乎都沒有什么可以調整的。
況且市委領導調整,牽涉的問題很多,不可能無緣無故或者是臨時起意。
至此,已經有人猜到了玉山市委書記的空缺,大概會是江北某市的領導調任。
陸海辦公室,六個人都坐在沙發上,顯得有些擁擠。
不去小會議室,而是在辦公室開會,這樣的小手段大家都心知肚明,并沒有什么抵觸。
“這應該是一次試探。表現的隨意,說明陸海比較有把握。”
“當然,也可以反過來想。越是沒把握,就越要表現得有把握。”
這是李濟同的想法,也和王子清幾人不謀而合。
除了王鵬飛是鐵定站在陸海一邊,省委副書記王啟發已經嚇破了膽,日常打醬油。
參加會議的其他三人,立場都比較曖昧。
當然,馬勇和王子清的曖昧是因為左右搖擺,李濟同的曖昧是因為立足未穩,沒資格單獨跳出來。
對于重大人事調整,只要書記和省長意見一致,通常情況確實可以一言而決。但強行貫徹自己的意志并不是最優選擇。
對于大佬們來說,一件事情要達到目的固然重要,但通過事情的處理過程分析形勢,試探,整合,更是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大家說說看吧,關于謝平同志調任玉山市委書記,有沒有不同意見?”
陸海已經在第二遍問了。
“那我談談個人看法。”
李濟同說道:“謝平同志在基層的工作經驗比較豐富,搞經濟也很在行。三泰最近的發展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
“雖然有人覺得謝書記比較強勢,但我認為玉山現在就是需要一位強勢的書記掌舵。”
停頓了一下,李濟同露出一個無奈的笑:“我在玉山當了多年書記。眼看著玉山的經濟一點點的被蘇城甩下,卻沒有什么解決的好辦法。”
“從這一點上來說,我是愧對組織信任,也是愧對玉山幾百萬人民的。”
“所以從我個人角度看,是希望接任書記的,是一位有能力,有眼光,也有魄力的同志。”
“玉山發展的不是很盡如人意,主要在于沒有能像蘇城一樣,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
“這也需要一位有經濟眼光和格局的同志來領路。”
“所以我認為謝平同志擔任玉山市委書記是很合適的。”
李濟同一口氣說完,朝陸海和其他人點點頭:“我的意見就這些。請其他同志補充吧。”
李濟同不會反對,這一點陸海和王鵬飛事先已經料到了。
擔任組織部長時間太短,玉山又是他的“老巢”。即使單純為了避嫌,李濟同也不會在這件事上唱反調。
但像這樣大力支持,并且有理有據的加以客觀分析,就有點出人意料了。
陸海瞥了一眼王鵬飛,見對方也在微微皺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