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佑從家里出來,想著今年春節,應該找機會和秘書長張浩存拉近下關系。
所謂的桂城派,本就松散。
以前靠著左右逢源,在南北兩邊倒來倒去,過的還算滋潤。
至少江南江北都不想輕易得罪桂城派,從而把他們推向對手。
但現在張天佑和市長楊遠朝關系很僵,大有水火不容之勢。
江南和江北又被陸海王鵬飛折騰的自顧不暇,沒人有精力再搞什么合縱連橫。
桂城這些人,也就越發松散。
大家各懷心思。各忙各的事,各找各的靠山。
張天佑本人幾次站隊錯誤。雖然沒有受多少牽連,但那也只不過是因為陸王兩人眼下還顧不上。
一旦江南這邊被徹底打散,張天佑相信接下來,倒霉的一定是自己。而不是江北那些人。
要擺脫困境,唯一的出路就是找機會主動向陸海靠攏。
張天佑有自己的關系網,對高層的情況了解比較多。
綜合分析下來,張天佑覺得江南那些人,根本不是陸海和王鵬飛的對手。
書記和省長一條心,吳常健再強勢,在江省,也沒任何勝算。
尤其是在童愛英調任宣傳部長之后,形勢就更加明朗。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張天佑堅信自己不會看錯。
張浩存做過陸海的秘書,盡管時間不長,但香火情肯定有。
否則也當不上這個秘書長。
作為市委的大管家,張浩存和張天佑卻并不親近。僅僅保持著工作關系。
甚至一開始,張天佑因為押注馮長征,還有意為難過張浩存。
如今世易時。
怎樣釋放善意,緩和關系。又不會顯得太刻意,成了張天佑的一塊心病。
秘書從身后跟上來,拿著電話。
“領導,省檔案局的周局長找您。”
張天佑一愣,沒反應過來。
“周嚴,周局長。”
秘書祝銘連忙解釋。
“周嚴?”
張天佑這才想起周嚴調到省檔案局當局長的事。
“他找自己干什么?”
因為兒子張洋,張天佑算是欠周嚴個人情。
兩人之間,有一點點心照不宣的默契,一直沒機會挑明。
張天佑帶著疑惑拿過電話。
“張書記好!我周嚴啊!”
“周局,一大早打電話,有何指示?”
兩人都是閑聊的語氣,似乎很熟的樣子。
“張書記,您是領導,我哪有資格指示您呀!”
“就是有點小事兒,找不到人幫忙,就想起您來了。”
“說說看。”
張天佑坐進車里,示意司機開車。
“在江省,還有你周局長搞不定的事兒?”
“張書記,您就別拿我開心了。”
周嚴說道:“是這樣......”
檔案局大門口,所有人都在聽著周嚴打電話,神色復雜。
看著周嚴拿出電話找人。這是應該的。
自己不好使,找個好使的人。
國人最深惡痛絕,也是最喜聞樂見的處理問題方式。
但誰都沒想到,周嚴是打給市委書記張天佑的。
“何至于此?!”
“你不如直接打給王省長算了!”
人們在心里吐槽,在心里羨慕。
隨便找個公安分局領導就能輕松解決的事兒,人家直接找市委書記,就問你服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