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眼前的難民,都是各個州府亟需的財富,那些州府官員,十分歡迎胡進才往他們那里輸送難民。
尤其是這些京城出來的難民,都有一定的見識和背景關系,在層次上,就比當地農民高出一截。
“城內是裝不下了,讓工兵在城外搭建臨時居住營地吧,盡量弄得寬敞些,后面會有更多的人逃出來。”
軍卒領命轉身下了城樓。
又有軍卒跑上來。
“報,將軍,有人求見。”
胡進才皺眉問:“有沒有報上姓名?”
軍卒回道:“他自己說叫姜蘊,是個官。”
胡進才去看崔贏,見她也是一臉迷茫。
“讓他上來見我。”
軍卒轉身跑走了。
過了一會兒,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身穿普通百姓的衣服,一路跟著軍卒走上城樓。
見了胡進才后,拱手施禮。
“胡大將軍,本人姜蘊,現任大宗朝中書舍人,老家鎮西府清水縣。”
胡進才點點頭:“噢,鎮西清水的,老鄉啊。”
姜蘊笑道:“不只跟胡大將軍是老鄉,跟靖國公還有一段淵源呢。”
胡進才擺手:“嗯嗯,統領大人老家也是清水縣的,我們是一起來京都的嘛。”
“正是正是。”
“呃...不知姜大人尋我何事?”
姜蘊嘆息著擺手:“唉,休提大人二字,眼見叛軍勢大,姜某一家老小在城內待不住了。”
“沒事,你看看城下的人群,都是待不住的,早些出來,還從容一些。”
姜蘊抬頭看著胡進才。
“胡大將軍也是覺得京都城將不保?”
胡進才點頭:“二十萬叛軍啊,如何保得住此城?”
“說的是,姜某也是這樣認為的,況且,朝廷跟鎮西軍鬧得不和,更加無法保得京都安穩。”
胡進才擺手:“沒有不和,鎮西軍也是大宗軍隊序列,只是朝廷另有任用而已。”
姜蘊也跟著呵呵笑:“說的是,都是大宗朝臣,怎會有不和之說,姜某當時聽此傳言,根本不信。”
胡進才點頭:“還是說說你的事吧。”
姜蘊瞥了崔贏一眼。
“胡大將軍,能否借一步說話?”
崔贏一臉不屑,擺手道:“不用借步了,本將軍正好有事,你們談。”
說完,轉身往城墻的另一邊走去。
胡進才有些尷尬,撓撓頭,卻并未阻止。
見四下無人,十幾個護衛都站得挺遠,姜蘊還是壓低了聲音。
“大將軍,姜某家有一女,名姜海云。”
胡進才眨巴眨巴眼睛,不解其意,腦子里轉了半圈,覺得這個姜蘊是要給自己說媒嗎?
姜蘊見胡進才一臉迷茫,便知道他不知內情。
“大將軍,海云當年便住在清水縣內,跟她爺爺一起,因年齡已到婚嫁,當時正好有人上門說媒,經過考量,便答應下來。”
胡進才聽得更是糊涂,不解地看著姜蘊。
姜蘊齜牙一笑:“大將軍,這門婚事的男方,你猜是誰?”
胡進才一皺眉:“這讓我上哪猜去,若沒他事,姜大人還是...”
姜蘊連忙拱手:“不不不,大將軍稍安勿躁,且聽姜某一說,我家小女的婚約方,便是...如今的靖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