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萊站在臺階上,巡視著這群跟小錢錢劃等號的香客們,閑暇時刻的他與身邊的小道士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
路過的香客們只當這是道觀迎來送往的小道士,倒也沒有在意。
看向身邊的男人,胡萊問道:“聽說張兄弟是本科學歷?怎么不去大企業應聘,跑到這窮鄉僻壤當這閑云野鶴?”
張曉,24歲,與胡萊同齡,建筑系本科畢業,也就是段子里面經常被調戲成畢業后去工地搬磚的主力專業。
雖然工種不是搬磚,但工作范圍之內是有搬磚這一項的。
這類專業的大學生們的情況可以寫成一首歌,歌名叫做【好兄弟】,精華歌詞是:
【六月高考不努力,九月工地做兄弟,六月高考一努力,大學四年打游戲。游戲打完來工地,咱倆還是好兄弟】。
張曉畢業以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工地監工,聽起來還不錯,其實就那么一回事罷了。
一間普通的彩鋼瓦搭建的簡易房屋,一張辦公桌,一張硬木床,一臺一天藍屏三次的破電腦。
一杯茶,一包煙,一坐就是一整天。
就這樣,在堅持了近兩年后,實在過夠了這種看母豬都覺得眉清目秀的苦逼生活。
張曉決定改變自己的命運,開始瘋狂的投遞簡歷,絕大部分都以沒經驗,專業不對口為由拒絕。
不過,有一家叫做清心觀的企業對他敞開了大門,當時的張曉還在懷疑怎么可能有這樣的企業名。
后來才知道,這竟然是一家風景區內的道觀,最關鍵的是工資待遇福利還尼瑪挺好。
得唄,反正也沒人要,先去混點零花錢也挺好。
再者說,道觀內的游客眾多,說不定還能忽悠個七八分美女,解決下內分泌失調的問題。
也不能什么事都麻煩五姑娘,都起繭子了。
操勞過度要不得。
至于出家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出家,他張家的雞兒還沒喝過別家女菩薩的水呢。
更別論吃肉了。
過了二十四年,還是個雛,實在有點難以啟齒。
改變,迫在眉睫。
經過層層選拔,張曉憑借自己還算清秀的顏值擊敗了另外兩個對手,以優異的成績成為清心觀的一名驕傲的實習生。
月薪4000,還有業績提成,雙休,帶薪年假全都有,年終還雙薪。
在這年代,這待遇堪比公務猿了,那一刻的張曉有一種錯覺,尼瑪出家其實也不錯。
后來的他問過觀主,是不是出家的話待遇更好。
觀主叫他滾,馬不停蹄的滾。
因為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道觀,就是個披著道觀皮的企業。
這里的所有人,包括所謂的觀主都不是那種向往清靜無為的真·修煉者,而是正兒八經的企業員工。
這么說罷,只要是開在風景區里的道∞觀與寺∞廟,那都是跟胡萊與這家清心觀一樣的西貝貨。
都是套路人的貨色。
胡萊的話刺了張曉一下,若不是找不到更好的工作,誰愿意來著兔子不拉屎的地方來受那冷風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