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陽在前面指著路,張軍在后面趕著孩子,蛤蟆車拐不進小胡同,只能停在主路上。
蘇陽看了一眼,車上都是大大小小的塑料筐,每筐差不多十幾公斤,有個頭大的料子,一個就占一個筐。
“大家伙搭把手,中午我管飯。”蘇陽大家喊了一聲,立刻圍上來十幾個人,手忙腳亂的幫忙抬筐。
兩百筐左右的料子被整齊的碼放在院子里,這時候全村的人幾乎都來了,圍著豬圈左看右看,臉上掛著驚訝兩個字。
他們在河床上這么多年,還是頭一次看到這么多的料子。
足足兩千公斤,都快堆成山了。
大家看著滿院的料子,下巴都快掉地上了。
“乖乖,這么多料子得值多少錢啊!”
“這不就是妥妥的小金庫嘛,都能把小日本子給買下來了吧!”
大家對這些料子的價值沒有概念,總之在他們眼里,這就是一座金山。
這工作也是一份好工作。
只是可惜了,自己沒選上。
奶奶嘞個腿!
而那些天選之子,想到以后要伺候這些料子,大家便提起了精神頭。將一筐筐的料子給碼放好,劉小成拿著本子一遍遍的數起來。
隨后又一筐筐的開始稱重,現在還沒有坐墩稱,都是一桿星。用一個木杠子穿過提手,兩個人放在肩膀上一起抬起杠子。
劉小成站在一旁,用手一點點的往后扒拉秤砣,記錄桿子上的斤數。
大家干起來格外認真,兩百個依次稱重,一直忙活到大中午,最后劉小成在本子又算了好幾遍,數目一致,這才放心的給蘇陽說了一聲。
“陽子,我這邊稱完了,又算了好幾遍,一共兩百筐,兩千公斤正好。”
“行,”蘇陽看向張軍,“張叔,你那邊安排的咋樣了?”
張軍擺擺手,從人群里立刻走過來五六個漢子,平均四五十歲,手里還握著各式的槍。精神頭都很好。
“放心吧,他們以前都當過民兵,雖然年紀大了,但是讓他們現在上戰場,那也不含糊。”
畢竟這么多料子放在這里,容易招賊,蘇陽便提前跟張軍打了響聲,到時候村里出力,幫忙維護治安,蘇陽管頓飯就行了。
人心隔肚皮,有些人看到料子,難免動起了歪心思,但是看到那些拿槍的人后,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這年頭小偷小摸都是重罪,動不動就能判幾年牢飯。
蘇陽先給他們每人發了一盒雪蓮,都是附近村里的人,蘇陽多少都認識,有的以前還跟蘇陽有過節。但是現在看到蘇陽,都跟接見鄉里的大領導一樣嚴肅。
蘇陽來到吳亮跟前,讓了一根煙,“同志,我這邊都算好了,中午在這吃頓飯再走吧。”
吳亮看了一眼這里的環境,自打進了這個院就一直捂著鼻子,這羊糞豬糞的味道,直竄腦門,別說吃飯了,昨天吃的都想吐出來了。
“算了,我得回城里文化局,這簽收單你給我簽個字。”
“行,那我們也就不留你了。”
蘇陽拿起筆工整的寫了兩個正楷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