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號坐標位置,也是蘇陽最熟悉的,頭幾回下坑的時候,基本都趟了一遍。單靠人工,自己一天能挖兩千塊,如果加上大型機械,篩一篩,一天三千打底,應該是有的。
“六子,這里你先看著,我去上游看看。”
“行,那你先去吧。”
蘇陽說著朝著卡布提的河段走去,中途路過吳亮的工地,看了一眼挖掘的情況,平推過后的河床基本上就是一個個深坑,而且土石也沒有回填,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大家也懶得去做。
蘇陽騎著摩托車來到上游,卡布提和劉江放完了鞭炮,正在安排挖掘工作,他們帶來了兩臺大型鉤機,兩臺鏟車,兩臺過篩機,還有十來個工人。
看樣子出工也比較謹慎,考慮了成本問題。
不過,這些工人似乎都待在一旁,遲遲沒有動工,鉤機也在一旁空轉,看著卡布提和劉江,一時不知從哪挖起。
卡布提看到蘇陽過來,笑著聊了幾句:“巴郎子,你來的正好嘛,你幫我參謀參謀,從哪挖比較合適?”
一旁的劉江正跟卡布提有了不同意見,誰也說不過誰,臉色也不好看。
劉江打算先從低洼處開始挖,卡布提想學習蘇陽的法子,先從有幾率出貨的地方開始掘起。
兩個人爭的面紅耳赤,跟兩小兒辯日一樣。
合伙干生意,就是會出現這種情況,最后連朋友都沒得做。
這會,吳亮也來到了河床上,手里還拎著兩條煙,也是這邊的規矩,一般干活的泥瓦匠或者工人,每天都要發一盒煙,無論好壞,都要有。
要是親朋好友有動土的時候,都會送兩條煙意思一下,這點蘇陽確實是疏忽了。在一旁呆著有些尷尬,只能下次再補上了。
卡布提看到他們兩個都來了,也懶得再爭論,也剛好咨詢一下他們的意見。
“你們既然都來了,那就說說嘛,應該從哪里開始挖嘛。”
“沒錯,這老家伙就認死理,你們年輕,你們評評理嘛。”
吳亮看了一眼面前的河床,坑眼很多,但是地勢還是一眼能看清的,近高遠低,中洼兩高,而且河水還沒有斷流,仍然有小股溪流穿過。
“老叔,我覺得可以先從那塊的水線流過的低洼地開始挖。”吳亮瞇著眼,在河床照看了一圈,答道。
“巴郎子,說說原因嘛?”
吳亮得意的指著那塊地:
“俗話說‘凸處緩坡先著眼,凹洼沙畔亦藏蹤,白砂綿處玉光涌,青石塊旁翠影逢,水線蜿蜒引前路,石皮潤亮韻華濃。”
“所以我覺得,那個地方有水線淌過,現在處于斷流低洼,應該可以出大貨。”
劉江和卡布提聽到這個答案,紛紛點頭覺得有道理。
這是歷史上的老話,出自光緒年間的《玉作圖》,里面詳細記載了古代挖玉的主要方法,包括搗沙、研漿、開玉、扎碼、沖碼、掏堂、上花、打鉆、透花、打眼、木瑪、皮碼等步驟。
現在一般年輕人哪知道這些,像他們這些老人,對此頗有一些感情。
一旁的劉江不禁對吳亮刮目相看,自己雖然不是采玉人,但卻是玩玉的。玉之好,必先研讀古書,稱其為雅玉,又叫熏玉。要從歷史中熏,從古籍中熏,所以一般玩玉的人,都喜歡從玉開始談論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