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來了一輛蛤蟆車,張軍在前面引導著來到北大窯,車子停在了窯洞門口,把車廂打開,大家開始兩兩一組的往上搬運。
鑒定起來并不難,就是這中間的程序太麻煩了,做好之后還要拉到文化局抽查,最后才能給出證書,這么一來一回不僅耽誤時間,這其中的運費和人力也不少耽誤。
如果鑒定機構有發證的權利,那就更好了。不過現在一口吃不下胖子,權力下放需要一些時間的。
三千公斤的料子一個多小時就搬完了,若不是中午那頓羊肉撐著,大家都快累趴下了。
“張叔,小成哥,你們先回去休息吧,我押車去一趟文化局,回頭晚上回來給大伙發工錢。”
大家聽到晚上發工錢,樂的合不攏嘴,這十天就是一百五,稱點肉買點菜,到時候可以過一個富裕年了。
下午,蛤蟆車來到了文化局,蘇陽下了車跟相熟的幾個人打了聲招呼。
在地磅上過了一遍料子,去皮后也差不多,又一筐筐的卸下來在坐稱上過了一遍,最后斤數正好,算作通過。
稱完重已經是下午五點多了,鑒定科的人也快到下班時間了,本想等明天再核對的,可耐不住蘇陽軟磨硬泡,把江老他們給拉到了鑒定室。
當然,作為回報,蘇陽明天要來文化局上班幫忙,還要陪江老殺幾盤棋。
江老他們胳膊下面夾著保溫杯,左右看了一下,說道:“這還讓我們檢查做啥子嘛,你干活我們還不放心嘛!”
“江老,這流程該走的還得走嘛!”
“行嘛行嘛,大家伙抽查一下吧。”江老擺擺手,大家開始隨意抽查起來。
每塊石料子上面都貼著詳細的標簽,還次還多了一項稱重,相比之下,文化局的這幫人都做不到這么詳細。
過了十來分鐘,大家抽查完畢,在單子上簽完字,就草草了事了,大家都在等著領年貨下班呢,哪有什么心情在這抽查,再說了蘇陽的干活質量,大家心里跟明鏡似的。
蘇陽手里拿著合格單,正想走的時候,江老拉著他到了辦公室,“瓜娃子急什么嘛,局里發的年貨在辦公室,我給你留著的嘛,跟我去拿撒。”
“我還有年貨?”
蘇陽看著外面有人手里拎著一桶油,一袋大米,開心的下班回家,雖然年貨價值不高,但是大家心里都很開心。
“那謝謝江老。”
辦公室里,大家都在收拾東西,臉上都掛著笑。最近這段時間,喀什的料子都交給了蘇陽鑒定,文化局就少了很多活。
如果還是讓協會那幫人搞,他們免不了做二次工,甚至三次工,那就免不了加班了。現在聽說蘇陽明天要過來上班,大家又可以提前下班了。
江老從桌子底下拎了一袋大米和一桶植物油,“拿好了噻,別嫌少。”
“不少了。”蘇陽拎了拎,嘿嘿一笑:“對了江叔,過幾天咱們市里是不是開新年會了,這個你要參加嘛?”
“老子當然要參加嘛,新年會沒有我咋個行嘛!”江老中氣十足的嘚瑟了兩句,隨后看向蘇陽:“你問這個做啥子?”
“是這樣的,聽說新年會大家都會送禮物,還會評選出頭彩作品,選送到國家大會堂收藏,我想拜托江老幫我送個禮。”
“啥子?你要送禮?”
江老這下瞪大了眼睛,今年的新年會和往年不同,本市的各協會組織,聽說要選送作品送到大會堂,這些老家伙沒一個閑著的,玉器廠的那些名家大師,提前兩個月就著手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