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陽躺在床上,借著酒勁兒一覺睡到了天亮。
起床后蘇陽先端著早飯來到爺爺院里,老爺子一大早的就用鐵锨在槐樹疙瘩附近刨了幾個坑,似乎在尋找以前埋的東西。
“陽子,你二老爺爺今早來了,把昨天的事給我說了,這事你做的沒錯,爺爺支持你。”
蘇陽接回鐵锨,利用系統掃描,很快就鎖定了當年埋箱子的位置,往下挖了一米多,就挖到了箱子。
“爺爺,要不你跟我們去和田吧,那里沒這么多屁事,鄰里街坊的都不錯。”
老爺子笑呵呵的搖搖頭:“算了,人死歸根,我這沒幾年盼頭了,哪也不去了。”
蘇陽理解這種心情,便沒有多問,以后有錢了,坐飛機來往也快一些,到時候多來看看吧。
蘇陽從坑里搬出木箱子,放在老爺子面前,鎖頭也已經銹壞了,輕輕一砸就開了,里面裝著一個皮包,敞開一看。
里面各種玉石就有十幾塊,還有一些袁大頭和其他的銀幣,現在雖然不值錢,但是再等幾十年,那就價值不菲了。
“爺爺,怎么這么多?”
“其實也沒多少,爺爺原本就是留給你娶媳婦的。看你現在也認干了,這些東西你都拿去吧,省的你那幾個堂兄弟惦記,以后在外面好好干,給你爹長長臉。”
“我知道了爺爺。”
蘇陽洗洗手,剝了兩個雞蛋放在白粥里,老爺子吃起來也很利落。
上午蘇陽把東西帶回家里,把上面的銹跡和土渣都清理了一遍,其中有兩塊還是和田籽料,老籽料的油性已經出來了,價值會更高一些。
剩下的那些銀幣,就只能留到以后了。
吃過早飯,蘇陽都在家里幫忙包餃子,韭菜雞蛋和豬肉白菜的,并把餃子給爺爺送了一份,中午熱一下就能吃了。
下午的時候,村里就開始忙著貼春聯,各家各戶的大門煥然一新。
蘇陽在家里爬到房頂上跟古麗打了個電話,斷斷續續的聲音聽著難受,幾句話愣是說了十幾分鐘,電話費一分也不少。
“狗日的移動!”
蘇陽罵咧咧的從梯子上下來。
看到村里三大氏族的男人,現在已經開始在大街上集合,準備去祭祖了,蘇陽跟在隊伍后面打打醬油。
一群人拎著燒紙,朝著麥地里走去,那一個個低矮的墳頭,旁邊煙霧繚繞,鞭炮四起。
老少爺們對著墳頭一拜一揖。
不過到了現在,山東農村已經禁止燃放鞭炮了,沒了熱鬧,只有兩把草黃的燒紙。
這邊也沒有什么年夜飯的習慣,大家吃過晚飯,誰家有電視,就跑去誰家看春節晚會。
除了小孩子在外面跑著拾啞炮,大人也是早早的入睡了,因為等到五更天的時候,要早起下餃子放鞭炮,吃過餃子還要去長輩家里磕頭拜年。
蘇老漢掏出收音機,里面響著春晚的潘長江小品“哥哥面前一條彎彎的河,妹妹對岸唱著一支甜甜的歌....”
第二天凌晨,蘇陽掛上炮仗,蘇老娘在廚屋里下了餃子,隨后來到后院給老爺子幫忙點炮,餃子煮好端到桌子上,蘇老漢扶著門框磕了個頭。
“爹,過年給您磕個頭了。”
老爺子放下碗筷,眼里包著淚花,已經多少年沒見到老二磕頭了,心里還挺難受。
磕完頭,蘇老漢眼里酸酸的,磕個頭算是今年在眼前盡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