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三姨夫,有個事想麻煩你給跑跑腿。”蘇陽從兜里掏出一盒雪蓮,讓了一根。
“啥事嘛你說,都是一家人,能幫的一定幫。”提到辦事跑腿,這主任的派頭就上來了。
“是這樣的,我家大伯侵占了我家六畝地,這些年也沒個說法,我呢要追回我的賠償,可人家死活賴賬,這事村里的人都能作證,我如果報警的話,這事好辦嗎?”
“害!我當啥事呢。”大軍瞇著眼抽著煙,把手往后一背:“這樣吧陽子,回頭你報警的時候,我給派出所打個電話,到時候嚇唬嚇唬就得了,把錢拿到就行了,畢竟都是一家人,弄太難看也不好。”
“行,謝謝三姨夫。”
隨后大軍眼睛一瞇,似乎有話要說:“陽子,既然你在和田那邊不錯,咱們鄉里也在搞什么對口支援嘛,回頭能不能跟我去鄉里做個報告,把你在和田的美好生活給大家講講咋樣?”
“做報告?”蘇陽想了想:“行,需要的話我就去。”
接下來的時間,幾個人開始收拾那頭哈熊肉,蘇陽割下來一個腿給兩個姨夫分了一些,隨后開始切塊燉肉的流程。
往年都是誰混的不好,誰就主動就鍋臺那燒鍋添柴,以前都是蘇老漢,這次老于主動請纓,蹲在灶門口燒火了。
大家對蘇陽打哈熊的事情很好奇,便讓蘇陽把打熊的過程講了一遍。
“陽子,你們那還沒禁槍?”大軍好奇問道。
“沒有,可能過兩年才禁,反正小口徑是不禁,靠山吃山,得留個在家防身的。”
“那你們政策還怪好嘞,不種地的時候還能跑個山挖個玉,比咱們這強多了,單一的農業經濟難發展啊。”
老爺子抽著煙聽著話,坐著搖椅上問道:“對了,那你承包的幾百畝河床,挖了多少玉啊?怎么挖的啊?”
“以前都是人工用鏟子挖,現在用挖機,一挖都是四五米深,再從土里分揀出來,拿到市場上去賣,不好的論斤稱,好的一塊就能賣幾千,全憑運氣.....”
提起這事,蘇陽想海滄村那邊的黃河故道,便問道:“三姨夫,咱們鄉里對玉石行業有扶持嗎?”
“玉石行業?玉礦?”大軍皺眉想了想:“陽子,隔壁萊蕪縣才產玉,咱們鎮上哪有什么玉石嘛。”
“我是說萬一有呢,鄉里給不給政策關照?”
大軍皺眉快速思索了下,要是本鄉鎮能出現玉石料,往小了說,能帶動本鎮的經濟發展。往大了說,這就是鄉里的第二產業,是可以拿到臺面上說的政績。隔壁萊蕪縣不就是這樣,憑借一個玉石礦,都快把自己打造成百強縣了。
“陽子,三姨夫給你撂句話,要是真有玉石料子,鄉里必須全力大力扶持!”
“行,那我心里就有數了。”蘇陽點點頭。
蘇陽之所以問這事,是因為昨晚上思來想去,還是不舍得放棄萊蕪玉這塊香餑餑,雖然現在沒有什么知名度,但是再等幾年,就會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到時候就能打入國際市場。
這是一個巨大的潛力股。
而且現在的萊蕪玉礦只有萊蕪南山坡一家,像黃河故道那種地方,根本沒人發掘,就算是有人發現,大家也基本不認識,土里挖出石頭沒什么稀奇的。
到時候先把黃河故道給承包下來,拿到鎮上的開發批文,就可以光明正大的開采,成為第二個萊蕪玉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