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駛離了村子,上了國道,按照來時的路線逐漸遠離了故鄉,這一畝三分地的地方,總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而淡忘。
車子經過幾天的行駛,終于進到了和田的地盤,如今天氣逐漸回暖,遠處山丘上的淺雪也已經融化,露出灰褐色光禿禿的地皮。
有一些獺兔從窩里鉆出來,開始啃食地上鉆出來的青草尖尖。偶爾還有黃羊出現在地里,低頭散步。
遠遠看去,有一些人已經拿著農具來到田間地頭收拾地皮,拖拉機還不時興,先用耘鋤耕一遍,除除草根,給地松松土。
現在這個季節種的是甜菜和春小麥,也有種大豆的,棉花還要等到五月份才行,那時候天氣就正式回暖了。
加上西北光照時間長,生長周期短,三個月就可以收棉了。到時候會有天南地北的人來這邊拾棉花。
車子剛回到喬木村,就碰到了一些熟悉的面孔,熱情的打著招呼,經過春節點綴的喬木村,家家門口貼新,格外喜慶。
有一群小孩在車屁股后面跟著,叫著西懶的名字。家里的大人開始攆著打屁股了,讓他們叫陽哥。
蘇陽咧嘴一笑,停下車給他們分了一封三刀子,其實對這個稱呼倒不在意。
不知為何,蘇陽覺得這里才有家的感覺,有種久違的親切感。
“哎呦,陽子回來了!”二嬸子正巧從院里出來潑刷鍋水,看到蘇陽從馬路駛過。
“二嬸子,回來了,吃飯沒啊?”蘇陽笑著打個招呼。
“吃了吃了,你們沒吃的話,鍋里還有熱饃饃,湊活一頓唄。”
“不了,回家多少做點。”
回到家里,推開院門,二老的心情也好了起來,兩頭都是家,如今在哪都一樣。
蘇老娘來到廚房,把鍋給洗了洗,煮了一些米糊糊。切了一些腌好的咸菜,盆里的咸鴨蛋也好了,已經開始淌黃油了,也煮上了幾個。
吃過飯后,聽說蘇陽回來了,劉小成就趕緊過來看看。
“陽子,回來了啊,家里都還好吧。”
“都好著呢,小成哥,這是從家里帶的三刀子和香料,你帶上點,給熱巴嫂子嘗嘗。”
蘇陽取了一封三刀子,抓了幾把香料用報紙給包了起來。
“謝謝陽子,這多少年都沒吃到這口了,你嫂子是本地人,見都沒見過,肯定喜歡吃。”
“村里最近都還好吧。”蘇陽問道:“走了沒幾天,感覺就跟過了幾年似的。”
“村里能有啥大事,就是王賴子年前出來了,估計現在也老實了,這幾天門都沒出,咱也不用管他。”
蘇陽倒不怎么在意他,只知道狗改不了吃屎,要是下次再惹到自己頭上,就不會手下留情了。
“對了陽子,鑒定所咱什么時候接活,現在大家伙家里的事都忙活完了,地里還有點活,把甜菜和大豆種上,估計忙幾天也差不多了,后面就閑了。”
蘇陽抽根煙想了想,村里的大伙家里都有地,有的家里還想趁春播的時候開墾一些荒地。
這么算下來的話,估計要等到正月十五以后了。
“這個再說吧,等明天我去城里問問,有活的話就接,大家騰把手的功夫也能做了。”
“行,只要有活,咱就能找到人。”
劉小成回去后,蘇陽帶了兩封三刀子來到了羊圈里看看,老陳頭和哈孜克住在這里,也不知道咋樣了。
剛進門,屋檐下的雀鷹就飛了過來,發出“嗚嗚”的聲音。蘇陽伸開手,雀鷹就落在了手上,啄著手心,親昵了一陣子。
這小家伙幾天沒見,現在已經長大了,翅膀也硬了,認主后的雀鷹,后面就更容易訓練了。
“陽哥,陽哥你來了!”
哈孜克拎著水桶從羊圈里出來,看到蘇陽,高興的叫喊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