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昨天幫忙的人,蘇陽也記不清,隱約記得有十幾個人,可今天卻多出了許多人,而且都是拖家帶口的,這是把自己當蹭飯的工具了。
哈孜克氣沖沖的跑過來,“陽哥,你看這些人,都是來蹭飯的,這一鍋菜還不夠分的,咋弄?”
“都他娘的把老子當啥了,吃飯行,一家給一碗,多了沒有。”
有些人聽到這話就索然無趣的領著孩子離開了,看來有必要再買一個攝像頭按上了。
劉小成端著碗來到大家面前,笑著跟大家聊天:“大家伙趕緊吃飯吧,吃完飯就開始上工了,咱們爭取下午干一百公斤的料子。”
“當心吧,被說一百公斤,一百五也能干完。”二嬸子笑著,扒拉著碗里的大肥肉,嗷嗚一口吃的很香。
劉小成自從做了鑒定所的管事人,也是格外負責,大家伙也是心服口服,會算賬的人,放眼整個喬木村也是獨一份。
趁大家吃飯的空,劉小成來到蘇陽面前,說了一些關于鑒定所的改進方案,想將原本的按天給錢,改為計件。
目前鑒定所分成了兩個鑒定小組,二嬸子和二虎他們兩個做組長,已經具備了按件記工的條件。
干的多拿得多,省的有些人摸魚,也省的有些人心里不平衡,也能激發大家的積極性。
另外,如果有人鑒定失誤,出現錯判的情況,也要給予一定的判罰。
“小成哥,這些都沒問題,具體的事情你自己定就好了。”蘇陽對這些反感很認同,可自己事情太多,一直沒來得及細想。
“那行,回頭我再想想跟你說。”
兩個人邊走邊說,來到了熱巴嫂子面前,給蘇陽舀了一碗菜,“陽子,這是你的。”
“謝謝嫂子。”蘇陽扒開白菜粉條,發現底下藏著厚厚的肉,“還是嫂子會疼人。”
熱巴嫂子低頭笑了笑,水蒸氣遮住了臉上的紅暈。
從伊犁跟車來的兩個人也跟著吃了一頓,隨后便開車去城里了,這批活的工期定為兩個星期,另外算上運輸時間,以及文化局的審批時間,前后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這已經算是時代的最高效率了。
不過按照蘇陽鑒定所的工作量,這三千斤的料子,一個星期就可以做好了。
吃過飯,大家開始緊鑼密鼓的忙活起來,二嬸子和二虎分別帶著自己組的幾個人,開始整理石料子。
“二嬸子,你看這黃的紅的是啥玩意啊,我怎么從來沒見過啊?”劉愣子看著搬來的幾框料子,一臉懵逼的問道。
大家聞言也是趕了過來,摸著這些類似豬肉一樣的石頭,腦子里充滿了問號。
他們跟玉石打了半輩子的交道,從來沒見過這樣的石頭,有的紅黃相接,有的鮮艷如血,有的帶著線條花紋。
二虎用手搓了搓,這種材質跟玉石的糯性不同,帶有一定的玻璃種,看上去有一種反光的光澤。
“塔青?不對...墨玉?也他娘的不是啊。”
在大家的疑惑下,隨即看向了劉小成,“小成哥,你給看看這是不是和田玉,怎么從沒見過呢?”
劉小成拿著本子走了過來,看了看這幾框的料子,昨晚上只忙著統計重量,都沒來得及看清料子。
“壞了,他媽的,咱們不會被人坑了吧,要真是這樣,那咱們就完了!”
劉小成此話一出,大家心里忽然“咯噔”一下,隨即開始七手八腳的檢查起來,最終發現有至少三分之一的料子都是這種陌生的石頭,要真是被人做了局,那一輩子也賠不起啊。
“娘的,怪不得晚上卸貨,這八成是被下了套了!”
劉小成慌忙將本子往地上一扔,便朝外跑去:“大家先在這等著,我這就去找陽子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