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形制則分為仿古和現代兩種大類。
原本玉雕都是仿照古代文物的形式雕刻,但是五六十年代時,為了歌頌功績,玉雕界百家爭鳴,像什么《紅旗頌》等諸如此類的作品出世,連獲大獎。
后來才逐漸有一些現代特色的形制作品出來。
但是仿古就有若干的朝代,每朝每代都各自成風。
同時還有不同的紋路之分,像蟠螭紋、饕鬄紋、云雷紋等,在不同時期的表現則不同。
但就一個鳳鳥紋,在不同的朝代都有不同的表現。
西周:西周鳳鳥弧線多,陰線均有一面坡。
漢:漢鳳嘴尖頭高昂,頸曲腹挺尾垂長。
唐:唐鳳冠似雞冠花,眼長尾長欲飛翔。
宋元:宋元雙翅平飛狀,頸彎冠似花朵樣。
明清:明清頂為如意冠,形似孔雀眼細長。
再比如螭紋圖案。
戰國:戰國螭有枝角紋,尾巴與身不大分。
漢:漢螭面短腮外凸,單陰脊線游絲紋。
宋:宋螭尾叉向內卷,元螭發向兩邊分。
明:明螭首為方斗形,清螭獨角發后伸。
對于鑒定玉雕來說,要想鑒定玉雕形制,都需要細細的分辨,并且加在名字的“名字在后”當中。
如“和田白玉俏色圓雕仿漢玉璜”,不過大家為了方便好記,就會簡稱為“白玉玉璜”。
蘇陽一直忙活到凌晨五點,天色透亮,這才躺下睡去。
“陽子?今天窯里新來的人怎么安排?”
第二天一大早,劉小成便來到家里,一進門就喊了一聲。
蘇老娘小聲的噓了一聲,“陽子昨天肯定熬眼了,睡到這會還沒醒。”
劉小成透過門縫看了一眼,蘇陽聽到名字已經坐了起來,打開門,睡眼惺忪,從桌子上拿出一個本子。
“小成哥,這里頭是玉制品鑒定的一些基本常識,從第一頁開始學,你拿回去給大家學習學習吧。”
蘇陽伸了一個懶腰:“我還得再貓一覺。”
“行,你先睡會,我回去安排。”
劉小成來到北大窯,幾個新面孔坐在屋里跟二嬸子他們聊天,現在人多了,不得已又砸開了一個窯門,可以輕松容納二十個人同時做工。
劉小成根據蘇陽的想法,開始安排起鑒定工作,另外新來的那些人都會識字,便開始逐字逐句的學習起來。
大家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死記硬背。
蘇陽一覺睡到了中午十二點,這才從床上爬起來,剛好來到了北大窯,跟著大家一起吃午飯。
今天吃的白菜炒面條,面條是自己搟的,熱巴嫂子忙活了一上午才做出這么一鍋來,蘇陽盛了一碗,來到窯洞吃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