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奪天工!
“這奪天工的技藝居然就在眼前,真是開了眼了!”
這種利用光線和角度的雕刻技藝,被稱為“奪天工”,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
所以在玉雕中很難見到。
有類似工藝的作品放眼全國,也只有收藏在故宮博物館的“清白玉桐蔭仕女山”作品。
工匠巧妙的挖去玉碗凹陷處,并設計為門洞,利用自然光穿透半開半掩的門縫,營造出逼真的光影效果,仿佛能看到兩女子透過門縫竊竊私語。
同時,利用橘黃色玉皮和白色沁斑,巧雕成桐蔭蕉葉等細節,光線照射下,色彩與光影相互映襯,栩栩如生!
除此之外,還有后世的玉雕大師王光東的“翡翠四海歡騰屏風”,他將綠帶部分雕刻為龍。
其他顏色雕刻為云彩、水波紋,利用原料的天然俏色,使光影在不同顏色和紋理的翡翠間穿梭,營造出九龍翻騰、云霧繚繞的生動場景。
所以當大家看到這渾然一體的作品,忍不住連連稱奇。
“師傅,正因為想趕時間,所以才臨時改了主意,只雕刻出了錦鯉,而水的部分就用了這種辦法,所以時間上就大大縮短了工期。”蘇陽解釋道。
“不錯不錯,不得不說這種方法很討巧,而且在視覺上更有沖擊力,紅色料子,本身就濃郁,再適合不過了。”
馬學五看到這個作品,甚至都不想出售了,干脆賠償點違約金得了。
“陳老,黃老,我這只是粗雕了一下,還有很多地方需要細細打磨,剩下的就交給你們美化了。”
陳秉橫連忙擺手,“哎呦,這可真是折煞老夫了,你這作品我可不敢動嘛!”
“對頭,就算這樣我覺得才更自然嘛,不過要是細細打磨一下,那水紋會更清透,我老頭子主動請纓幫你打磨打磨那底座的水紋嘛!”
蘇陽一樂:“太好了,那就謝謝黃老了。”
院子里的其他人,看到“奪天工”的技藝后,無不咂舌稱奇,尤其是先前說風涼話的那些人,現在變得沉默了。
大師兄木生原本是心有不岔,但是在這種精妙的雕工之下,自己也沒有什么怨言了,在這行里,就是以技服人,對這個接班人自己是心服的。
蘇陽看著天色也差不多了,心里長呼了一口氣,這次比自己的預想的順利多了,就是累的手酸,得一晚上才能緩過勁來。
隨后,幾個人一道去了中堂,開始沏茶喝茶,三個老頭就跟好學的小學生一樣,對蘇陽輪番詢問,這種場景外人看了肯定難以置信。
接下來的兩三天時間,蘇陽就在抱石軒小住下來。
平時白天就在工作間里待著,了解一下玉器廠的工作流程,很多師兄弟都會排隊來跟自己請教一些東西。讓蘇陽用嘴巴說,說不出什么花來,索性都是直接動刀,三兩刀的點撥一下,那些人就明白了。
空閑的時候,還會跑去店里的前臺接待顧客,跟一些顧客聊會天;有時還要被馬學五叫去,一起研究屋里的那個白玉觀音。
時間過得很快,兩三天的時間,那座錦鯉也打磨的差不多了,拋光后的水紋底座,在陽光下顯得更加清透自然,恍若湖面。
呈現出白日粼粼,傍晚灑金的效果。
國寶幫的那些人似乎也聽到了一些風聲,也沒有故意來找茬。
先前的那個歸國華人來的時候,看到這座作品時,也是眼前一亮,直接付了尾款。
就是他拿出去轉賣,也能賺上一筆。
蘇陽卡里忽然多了一筆巨款,覺得有些不真實,走路都覺得有些發飄,以前都是幾百幾千的進賬,現在忽然多了三十萬的巨款,在這個時代絕對算得上是翹楚了。
不過作為回報,蘇陽還是掏出一部分交給了抱石軒,算作是中介費吧。
有了這筆錢,就可以再租兩臺大型挖機,以及采購兩臺過篩機,到時候開采起來就更快了,進度還能往前趕一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