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陽帶著抄網朝著河谷走去,阿吉麗跟在身后背著竹簍,跟個粘人蟲一樣,在蘇陽身邊問東問西。
問的都是關于外面的世界。
蘇陽也不耐其煩的跟她解釋,坦白來講,外面的世界雖然豐富多彩,但是不如在部落生活的自在。
當蘇陽問她愿意出去的問題時,小女孩歪著腦袋想了想,隨后搖了搖頭。
蘇陽摸了摸她的腦袋,這里才是人生的庇護所嘛。
不知不覺,已經來到了河谷附近。
遠遠看到部落里放牧的人在下游,一群白色的羊群低頭吃草。
現在河水的冰已經融化,河水從上面嘩啦啦的往下流,河水好像也淺了一些,之前能淹沒那塊石頭,現在石頭已經出來了。
蘇陽撿起一根棍子,在邊緣往下試了試,只有不到一米的深度了。
其實從昆侖山發源出來的河流,在上游的時候并沒有多少水,而到了下游匯聚了雨水和其他河流,河流越匯越大。
從雋雋細流到黃河長江,就是這樣形成的。
“叔叔,這邊有魚!”
蘇陽抓起抄網來到河邊,看到下面有一群高山鰍,長的跟厚唇子差不多,都是細長的身形,只是身上沒有鱗片,這是由于地處高原地帶,很多的魚類都已經出現了鱗片退化的現象。
一網下去,魚兒就歡快四散,蘇陽緊握抄網順著逆流的方向而去。
在底下來回抄了幾次,抬起來時,里面活蹦亂跳的。
“阿吉麗,拿背簍來!”
“哇,好多魚啊!”
阿吉麗取下身后的背簍放在地上,伸手去抓網里的魚,一共有三條,大的有兩扎長,小的也有一扎多。
蘇陽也一時有些上頭,后世的自己也喜歡釣魚,但大多數都是空軍,不上斤的魚都屬于空軍。
“阿吉麗,不要離水邊太近,我去那邊看看。”蘇陽回頭看向后面正在撿石子的小姑娘,囑咐道:“別跑太遠了。”
“知道啦。”
蘇陽說著又往前走了幾步,沿著河邊看著水底下的動靜。
河里的水很清,河床里都是石頭,海拔又高,水里氧氣少的可憐,所以根本沒有水草,如果水里有魚群的話就是黑壓壓的一片,很好辨認。
蘇陽也嘗試了用地理大師查看水底的情況,不過沒有什么卵用,只顯示一條河,至于水底的情況直接略過。
得嘞,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蘇陽走了十幾步,又看到了幾只魚從在水里擺尾,幾個黑色的線條,似乎在招手。
找準機會,又是一網下去,抬起來時,跑了倆,還剩下一個。
阿吉麗看到蘇陽抬網,又高興的跑了過來,把魚放進魚簍里
蘇陽將魚簍放在河邊上,浸泡在水里,這里活的時間久一些,吃起來不是更鮮嘛。
其實早死晚死都一樣,鮮不鮮的都是心理安慰。
現在已經捉到四五條了,蘇陽又繼續拿著抄網在河邊走,這里的魚沒有經過訓化,也不怕人。不像后世的那些水坑,魚在水里給你捉迷藏,一抬鉤子,魚食就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