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陽聽到裝貨,嘴里咬著饅頭就起身往外走:“那我現在過去看看。”
“那你吃了飯再去啊.....”
蘇陽著急忙慌的蹬響了摩托車,一路來到北大窯,看到一輛小型貨車停在門口,大家正忙著搬東西,劉小成在一旁記錄著。
“陽子,你來的正好,力氣活還是得你們老爺們干,我這搬了兩趟,累的我腰疼。”
二嬸子看到蘇陽走來,停下來歇歇,嘴里大喘氣。
“二嬸子,你確定是因為搬東西累的?你看人家高方倆姐妹,人家咋不累呢?”二虎子玩笑的笑了笑。
“呸,我多大年紀,人家多大年紀,要是老娘再年輕幾歲,十個老爺們都架不住。”
“行了,別貧了,光聽你們嘮,我都記岔了。”劉小成在本子上打著對號,搬一箱劃上一筆,回頭看向蘇陽:“陽子,這是玉石協會的那批料子,昨天就完事了,我打電話讓車來拉了。”
蘇陽停下來拍拍手:“沒問題,你張羅就行了。”
隨后來到了屋里,蘇陽隨便挑了一筐料子,從中隨便拿了幾塊石頭,檢查過后發現和標簽條上的基本一致。
這正確率還是有保障的。
“對了陽子,你說的那個工商局的什么證書,我這還沒來得及去,你得空了騎車去看看,比我趕騾子快多了。”
“不急,正好我今天押車去文化局,順便去問一下。”
“那行。”
蘇陽趁著大家搬東西的空,又騎車回到家里帶上那塊木化石,準備送給卡布提,未來的老丈人還是有必要討好一下的。
折返回來,北大窯已經忙完了,裝好了車就等待出發了,蘇陽朝司機師傅擺擺手:“師傅,你先前面走,我騎車在后面跟著。”
一路上,蘇陽跟在后面騎的很慢,中途電話響了,手機剛在家充上電,就特么來電話了,蘇陽沒開來電顯示,只顯示一連串的星號,如果開這個功能,每個月額外還要多付六塊錢,不僅如此,接聽電話還是要收長途費的。
蘇陽并不是不舍得,只是覺得這吃相太難看。
蘇陽單手騎著車,左手接通電話“喂”了一聲音,對方傳來了熟悉的聲音,是遠在山東的牛建設。
兩個人在電話里客套了一番,開始聊起了正事。
牛哥說過幾天要來和田收貨,萊蕪那邊的礦場現在做的還不錯,每天都能出兩三百公斤的料子,其中上好的滑石占三分之一,另外還有幾十公斤的萊蕪白玉,還有極少數的萊蕪黃玉。
紅旗玉器廠的顧師傅現在作為內應,幫忙把萊蕪料雕刻出來,當然也要收取部分加工費,隨后再放到牛建設的門店里銷售。
實現了從工地到加工,再到銷售的完美閉環,尤其是加上了蘇陽的大會堂同款玉雕招牌,現在被做成了店招懸掛在門口,在萊蕪當地也是獨一份,并迅速打開了市場。
蘇陽作為當地人,又是最年輕的玉雕大師,名人效應直接拉滿,在萊蕪玉石一條街上,蘇陽的大照片掛在街頭,跟華仔的鐵達時手表廣告并列。
相對于萊蕪老字號玉礦來說,順子那邊的黃河故道也打理的井井有條,新玉礦出價更便宜,質量也不錯。
紅旗玉器廠也是給出了實惠的加工價格,所以在賣成品的時候,價格比其他玉石門店價格還低。
同時也讓牛建設的玉石門店打響了名聲,可以說是互利共贏,能做成這個局面的大功臣,無疑就是蘇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