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湯在鍋里“咕嚕咕嚕”的冒著泡,蘇陽掀開鍋蓋,又撒上一把鹽粒子,添上幾根野蔥,隨后就開始盛碗吃飯了。
大家拿著瓷缸子圍著鍋臺,早就已經口水直流了,每人兩條小魚,魚湯管夠。
大家開心的站在門口吃了起來。
這一頓飯吃的很香,可畢竟他們撈魚也花了大把的時間,所以隔三差五的吃一次就行,好東西也不能天天吃。
吃過飯后,哈桑他們在羊圈數羊,兩三天數一次,心里好有個數,如果少了羊,說明這里的草場有什么潛在的危險。
他們先在羊圈里分出一道圍欄,將羊群一個個趕往另一個圈里,兩個人站在圍欄處默數,最后兩個人對上一遍數目就行了。
蘇陽則來到屋里,將兜里刮來的巖鹽放到碗里,再用一塊石頭反復碾壓,壓成粉末狀,挑出里面的雜草和碎石子。
隨后再用反復揚灑,將里面的雜質吹走,剩下的就是晶瑩剔透的鹽粒子。
蘇陽取出盆子奢侈的舀了半盆玉米面粉,添上水開始和面,最后撒上一些巖鹽,蓋上羊皮子,等明天早晨就可以發酵好了。
第二天早晨,大家起的都很早,隨后開始打掃衛生,將院子周圍的雜草全都堆放在一塊,將木屋外面的木頭用抹布清洗一遍,洗掉霉點和木斑。
這一番清洗下來,木屋格外敞亮,煥然一新,就跟新的一樣。
蘇陽則掀開昨天的面盆,面也已經發發酵好了,蓬松的氣孔又密又松,看來這巖鹽的堿性還不錯。
按照山東老家的做法,蘇陽將饅頭做成拳頭大小,隨后便下了鍋,大火燒了起來。
大家忙好這一些外面的太陽才緩緩露頭,映在寬闊的草地上,分外好看。
等太陽完全的出來的時候,饅頭就已經蒸好了,大家趁熱每人拿起一個啃了起來。
阿力普他們沒吃過這種饅頭,捏在手里軟乎乎的,很有彈性,不由得樂了起來。
“阿達西,這個可比馕餅子軟乎多了嘛,太好吃了!”
“那是,馕餅子那么硬的東西,牙口不好的只能泡羊奶茶了。”
大家吃著饅頭,隨手薅幾根野蔥,夾在饅頭里面吃的津津有味。
蘇陽將剩下的饅頭收了起來,這剩下的是給遠來的客人的。
剛收好饅頭,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大家抬頭望去,在對面的山谷處,有十幾匹馬揚鞭跑了過來。
哈桑走上前看看,頓時欣喜:“羌朵族的人來了!”
大家立刻湊上前準備迎接他們。
十幾匹馬個個肌肉厚實,由遠及近,沒多久就來到了身前。
這些人長得跟阿力普他們差不多,臉色黝黑發紅,身穿羊皮大襖,腳蹬牛皮長靴,腰間系著一條紅色的絲帶,和這些大老爺們顯得格格不入。
就是頭頂的獸皮帽很有個性,說是羊皮帽,更像是羊頭,因為還有兩只羊角好好豎起,羊眼羊嘴的位置清晰可見。
就像是把羊皮完整的從羊頭上剝下來,做成的帽子,有點像東北的鄂倫春族的獸皮帽。
十幾個人笑著下了馬,身后的人立刻迎上去接過韁繩。
為首的中年男人,頭上戴的鹿皮帽,兩個長長的鹿角豎在兩旁,跟大明朝的官帽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