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小成哥,我先去張羅下吃飯的事,這邊辛苦你了。”
蘇陽來到吃飯的地方,三口大鍋開始舀飯。
張軍在一旁喊著:“村里的大伙往后稍稍,先讓客人吃,我要是看到誰偷摸盛飯,別怪我不客氣。”
村民們咽著口水,看著大塊的羊肉,聞著濃郁的肉湯,那叫一個饞啊。
等大家盛好之后,又率先安排了二嬸子他們,幫忙的人自然也是要管飯的。
等所有人都端著碗,鍋里就剩下一些肉湯殘渣,就這樣,還是有很多人拿著馕餅泡著吃。
這年肉,吃頓肉就是改善生活了。
大家吃過飯后,開始四處閑逛,很多人來到了村口的山貨區,一邊溜達一邊詢問。推銷起自家的東西,都很賣力。
很多人手里都拎著東西,掏錢買賬,繼續溜達。
不光有地里產的五谷雜糧,還有一些家里留存的獸皮,比如兔子皮,狐貍皮,羊皮等。
新鮮的菌子也有很多,這會過了清明節氣,村口的林場里也長了不少的菌子。
另外還有從地里薅來的薺薺菜和跑跑丁,帶著泥土的芳香,賣的很好。
“媳婦,帶來的黃豆都賣完了,你在這看著,我回家再扛兩袋!”
劉愣子激動的喊道,原本就帶了半袋黃豆,這才多大的功夫,三斤五斤的就賣完了,只能趕緊回家補貨。
劉愣子媳婦往攤位上一站:“等下。”
劉愣子尷尬的笑笑,從兜里掏出一把零錢,也沒數,遞給了媳婦手里。
此時,正好有兩個扛著機器的記者四處拍照,正好對準了劉愣子跟媳婦上交錢的畫面。
記者忍不住說了一嘴:“你瞧,咱們新時代的農村,多幸福啊!”
劉愣子回頭撇了眼記者,扭頭想走。
記者連忙跑了過來,話筒戳到了劉愣子嘴邊。
“同志,我能采訪你一下嗎,請問你幸福嗎?”
劉愣子尷尬的笑笑:“我不姓福,我姓劉,留不住錢的劉。”
兩名記者對視一眼,尷尬的笑了笑,繼續尋找著巴扎上的幸福,將鏡頭對準了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
他們挎著自己編的蘆葦籃,草席,草鞋等,也跟著一起賣。
城里人自然用不上這些,但大多數來的人都是十里八村的村民,就跟趕集似的,看到不錯的就買點。
村里的大伙跟著多少賺點錢,然后開始考慮以后的營生了。
喬木村要是真成了巴扎,大家就能在家門口躺著賺錢,想想都美滋滋。
這樣也不用一門心思的盯著北大窯的招工名額了。
此時,蘇陽帶著一伙人來到了家里,掏出提前準備好的合同,在原來的基礎上,填上價格和名字,簽個字,摁個手印就行了。
在林書記和江秘書的見證下,大家一起簽上了字,在記者的鏡頭下拍照留念。
“巴郎子,等我明天一早就去銀行給你轉賬,明天我就來拿料子怎么樣?料子在你這里,我晚上都睡不著啊。”
老侯樂呵呵的拿著拐杖,激動的戳地,這次他來到這里收獲很大,個人拍到了一塊阿拉瑪斯玉,又合伙拍了一塊昆侖冰玉,不得不說,原來的八旗后裔,底蘊還是厚的。
“巴郎子,我呢家里有點緊張,明天我先把房子抵出去,等過兩天再來收料子,你可得給我留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