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陽大師,請問你是幾歲開始學玉雕的,是童子功嗎?”
“蘇陽大師,你怎么想到要成立鑒定所呢?”
“蘇陽大師,你以前也在河床上挖玉嗎?”
“蘇陽大師,你結婚了嗎?”
蘇陽對于這些問題,也是簡明扼要的解釋了一番。
隨后看向大家,“大家就不要叫我什么大師了,我比你們大不了多少,就叫我陽哥好了。”
“嗯,陽哥。”方倩爽朗的叫了一聲。
中午吃飯的時候,加上老鄭的水泥匠,滿滿當當的幾十口子人。
看起來格外熱鬧。
幸好今天熱巴嫂子來了一個新幫手,村里的李寡婦,三十多歲,手腳勤快,男人當年上山被哈熊撲死了,自己守了幾年的寡。
雖然是寡婦,但是在村里也是香餑餑。
誰讓人家屁股跟磨盤似的,走路都能把老爺們的眼珠子給拽走。
平時那些閑人,端著碗沒事就往人家家門口坐,等著獻殷勤。
眼下,跟著熱巴一起下廚,有了基本工資,生活也算有了著落。
兩個人忙活起做飯的事,也快了很多,一個人盛飯,一個人打雜,兩個女人膩在一起什么都能聊,北大窯的男人都聊了個遍,尤其是那李寡婦,那是對村里的老爺們如數家珍。
“熱巴嫂子,你跟我小成哥你倆咋樣,合適不?”
李寡婦冷不丁的問上一嘴,熱巴嫂子一愣,“什么合適不?”。
“嫂子跟我就別藏著掖著了,你們結婚那么多年都沒動靜,是不是我小成哥不趕趟啊...”
“沒有沒有,趕緊盛飯。”
下午的時候,幾名大學生在屋里跟大家學習,二嬸子他們不懂理論知識,但是鑒定起來,那是手拿把掐。
大家也是頭一次見到這么多的玉料子,平時在學校翻來覆去就那幾塊標本,早就早就透了。
現在才知道,學校和實踐那是兩碼事。
大家學的很認真,有問題就問,二嬸子他們也很樂意解答。
蘇陽和哈孜克,下午的時候去了林場。
哈孜克趕著羊群,蘇陽回到家里背上了五五六式半自動步槍。要是碰到什么野物,也能順便改善生活。
現在這個季節,村里人放羊的多了,大家趕著自家幾頭羊,往林場里一拴,等吃飽了再牽回家。
春天的林場有不少好東西,除了有一些菌子之外,還有很多黨參和鎖陽。這是一種藥材,巴扎上都有人收,尤其是鎖陽,曬干的五塊錢一公斤。
也有些人,不惜冒著險前往林場的白堿地里挖鎖陽,收拾干凈后去藥店賣。
但是白堿地位于林場的一側,需要穿過一段林場,那地方的土地冒堿,太陽光下白晃晃的,跟蓋了一層雪似的,跟葉爾羌的戈壁灘差不多。
那里沒有高大的胡楊木,有一些蘆葦子,最多的就是蓬蓬草,在春天是綠油油的一大團,由于四面有林場擋風,那邊有很多鳥都在里面孵窩。
“陽哥,咱們往哪走?”
“去白堿地看看,那邊蓬蓬草多,打幾只大頭雀也好。”
“行,大頭雀最香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