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林局長。”
沒過多久,村里的書記也急忙趕了過來,拉著林局長回家坐坐。
不過坐也坐不住。
走著走著又來到了地里。
七八兩蛤蟆車從村里開了進來。
大喇叭隨即響起了激動的聲音。
“喂..我說...”
“咱們村的大伙兒注意了,現在農業局的林局長幫咱們收瓜來了,現在車就停在村里,老楊家門口。現在各家按照上報的畝數去地里摘瓜,把目前地里的熟瓜都給摘了,統一收購機,三毛錢一公斤....”
三毛錢,價格是低了些。
但只能這樣了,這龜孫西瓜算是種到頭了,忽然有種解脫的感覺。
大家從家里走出,拎著化肥袋子,拉著地板車出門了。
空落落的西瓜地里瞬間擠滿了人。
大家一邊摘瓜一邊罵咧咧的。
“狗日的,平時不幫俺找銷路,西瓜都爛在地里沒人管,現在改種棉花了,這大車小車的就開過來了,這不是明擺著是無利不起早嘛!”
“說那干啥?趕緊摘瓜吧...”
蘇陽站在地頭上,隨手掰開一個西瓜,給林局長一人一半,指著遠處的瓜田介紹了一番。
林局長時不時的點評兩句,算是做了重要指示。隨后轉身看向蘇陽:“巴郎子,這里可就交給你了,你放心,咱們答應你的事一定會照辦,等收棉的時候,這里也都是你的了。”
“感謝林局長!”
“那行,我局里還有個會,就不在耽誤你們工作了,有什么事情隨時聯系嘛。”
蘇陽目送林局長上車走了之后,幫忙收起了西瓜。
現在七輛蛤蟆車一字排開,每輛車前都放著一臺坐磅,大家將西瓜放在坐磅上的竹筐里稱重。
井井有條,也省的有人插隊。
這些蛤蟆車上農業局出錢租來的,并且利用農業局的關系,分別給七縣一市下了銷售指標。
等滿車后就運送到各個縣里。
比如機關食堂,政府各部門,實在不行就巴扎上銷售。
一個縣消化幾十噸的西瓜,還是綽綽有余的。
說到底還是西瓜內銷,往外銷售還是要等高速建成后才可以了,現在有些為時尚早。
蘇陽跟二冬子來到夜校住的地方,開始商量著下一步干活的事。
按照蘇陽的想法是分成兩班倒,白天就正常犁地翻耕,將這些地塊全部犁成土溝。
到了晚上再進行撒秸稈工作,順便再收玉料,隨后直接推土機推平。
這樣就的流程式作業,不僅可以提升效率,還能掩人耳目。
二人說定了以后,便分頭行動了。
村里給專門找了一塊空地,秸稈全部堆放在了一起,并派人輪流看著,畢竟這玩意怕火,碰上一個火星子,風一吹,整個村都完了。
大家伙將秸稈卸在這里,便調頭回喬木村了。那些蛤蟆車不多時也收滿了,只能先運出去,一來一回三個小時,大家也等的急。
那些找清理完的地塊,就可以直接動工了,那些地上的西瓜秧也不用薅了,直接犁地翻在地里,就當是秸稈了,也能填補有機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