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良思忖再三,決定調整合作策略。
此事涉及多個村莊、數千戶人家,人多反而容易生亂,唯有與村委會達成合作方為上策。
村支書作為村級組織的負責人,既代表村民集體的意愿,也肩負著維護村集體利益的責任。
參照后世的企業合作模式,他計劃采用“村企合作、利潤分成”的方式。
村民只需以土地入股,由企業統一開發經營,年終按比例分紅。
這種模式既免去了村民的資金投入和勞動負擔,又能確保穩定收益,對村民而言可謂百利而無一害。
當然,難免會有個別農戶堅持自行采挖玉料。
對此,蘇陽的態度很明確:要么接受合作共贏的模式,要么自行承擔風險。
想單干的,但是蘇陽絕不會收的,要收也行,價格按市場價的兩成。他們也都見識過其他的地皮子,收玉料的價格,直接砍到骨折。
合作好,還是不合作好,他們自然會算這個賬。
“楊叔,忙什么呢,有個事想咨詢下你的看法,你給參謀參謀咋樣?”
蘇陽來到老楊家院里,他們剛起床沒多久,現在家里的瓜田還剩下一半,另一半的西瓜也換成了真金白銀,現在也沒那么著急了。
老楊抽著煙袋,熏的眼睛瞇成一條縫。
“哎呦,巴郎子來了,聽說你夜里干了一晚上活,咋不去睡覺啊?這么個干法,誰能扛得住啊?”
“我沒事楊叔,有個事得先給你說一聲。”
老楊從桌子底下抽出一張凳子,示意蘇陽坐下:“什么事啊,這么著急?”
蘇陽正了正神色,道:“是這樣,昨晚上犁地的時候,我們發現有些地里時不時會翻出些碎石頭,這些石頭能賣錢,既然能賣錢,那就不能瞞著大伙兒,得先跟您商量商量。”
老楊一聽,煙袋都放下了,眉頭一皺:“巴郎子,你是說....地里還能挖出值錢的石頭?”
“確實有,或多或少,各家地里都能翻出點兒。”
蘇陽坦然道。
“老叔,我是這么想的,既然咱們負責改良地塊,就不能偷偷把東西往自己兜里揣。所以,我想跟村里合作,凡是改良過程中撿到的料子,無論大小,我們統一回收。誰家地里挖出多少,當場過秤記錄,年底咱們按比例分紅。您看,這法子行不?”
老楊叼著煙袋愣了好一會兒。
裊裊青煙在他布滿皺紋的臉前盤旋。
分紅這事兒他自然不陌生。
早年間生產隊那會兒,不也是大伙兒一起干活,最后按工分分糧分錢嘛?
只是沒想到,現在竟又給碰上了。
“巴郎子,那這分紅具體咋個分法?“
老楊瞇著眼問道,粗糙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煙袋桿。
蘇陽往前傾了傾身子,掰著手指頭給他算:
“比方說您這七八畝瓜地,要是出一百公斤料子,我們按市價八塊錢一公斤收,那就是八百塊錢直接給您。”
老楊心里飛快地盤算著,旱煙都忘了抽。
這可不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更難得的是蘇陽這份實誠,換作旁人,怕是早悶聲發大財去了,哪會主動跟村里分這筆意外之財?
“這事俺一家說了不算。”老楊突然站起身,煙鍋在鞋底上磕了磕,“走,帶你找陳支書去。他點了頭,這事準成!”
老楊笑得見牙不見眼,仿佛已經看見那八百塊錢在向他招手。
兩人穿過幾排土房子,拐過兩棵老槐樹,來到了村支書家的小院。陳支書正在院里拾掇農具,聽蘇陽又把事情說了一遍,手上的活計慢慢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