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七八點,天色還沒亮。
西北的天色總是比內地早上幾個小時。
但是大家都已經早早的起來了。
昨天喝了點酒,倒是沒有頭重腳輕的感覺,不得不說,老楊家自釀的酒還真不錯。
大家早晨洗漱好,隨便吃了點馕餅,加上昨天吃剩下的羊肉串,用馕餅一卷就吃了起來。
吃完之后,再喝點涼白開,就在肚子里化開了。
剛吃飯過,就聽到外面“轟轟轟”的聲音。
這聲音比一般的三輪車聲音低沉,但是震動更大。
蘇陽聽到這個聲音就趕緊跑了出去。
出了門,看到一排拖拉機開了過來。
蘇陽高興的一拍大腿,奶奶的,終于等到了。
再耽誤幾天,也不知道要耽誤多少活。
二冬子也跟了過來,看著一排的拖拉機,激動的說道:“陽子,咱的拖拉機到了,有了這些大家伙,明天就能把旺什村的地給犁完。”
“這些司機師傅是農機廠的王科長給幫忙找的,但是工錢嘛,還是得咱們出,畢竟是外來的人,他們的干的活咋樣我也不清楚,二冬哥你上點心,要是活不好的,咱也不要。”
“放心吧陽子,我心里有數。”
隨即蘇陽便上前跟幾個司機師傅上前打了個招呼,互相認識一下后,二冬子就在前面引路,帶著他們直接下地去了。
加上現有的三輛拖拉機,一輛推土機,一輛挖掘機。
一共有十三輛拖拉機,三輛推土機,一輛挖掘機。
大致分為四個組別,大家分別前往各家的地塊上犁地,這樣分頭行頭,效率提升了四倍。
除了工作作業的機器之外,另外還有一輛專門運油桶的三輪車,每天機器用油就需要一車。
前期的支出就像流水一樣嘩啦啦的往外流。
不過,沒有投資,哪有回報。
等大家都去上工之后,蘇陽便來到了夜校后排的房子里。
這里是三間的厚土房。
墻體有八十公分,大門緊鎖著。
這里就是存放石料子的地方。
為了安全起見,就安裝了一個攝像頭,也沒有找人看著。
蘇陽打開門鎖,走進屋里,看著滿地的石料子。
下意識的啟動空間大師,瞬間將屋里的所有石料子給收進了儲物空間中。
還是放在自己這里才安全。
隨后又來到了夜校,夜校里林曉倩和于盛已經去地頭收料去了,還有王桂芹和農業局的同志正在收拾東西。
除了改良土壤之外,還有一件比較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對棉花的種植培訓。
上前在登記前就簡單的宣講了一下,讓大家有了一個簡單的認知,但是實操起來還是兩眼一抹黑。
“小劉,小李,我想問一下,咱們的棉花種子什么時候發放,還有后續種植培訓的事情,咱們局里是怎么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