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校,水井臺上。
一袋子鈔票成捆的摞在那里。
大家伙看見這么多的錢,哪還有心思吃飯,眼睛都看直了。
種了一輩子地,也沒見過這么多。
“陽子,這是干啥啊這是?”二冬子湊近看了看,確實是真的,疑惑問道:“這....這是給大伙分的?”
林曉倩他們互相看了一眼,前幾天蘇陽更分給大家五百塊錢,這才多久啊,怎么又要發錢了。
作為知根知底的人,林曉倩也不知道什么時候這么有神了。
大伙將驚疑的目光落在了蘇陽身上,眼神都等急了。
“陽子,你說句話吧,這錢是干嘛的。”
蘇陽笑了笑。
“這錢就是分給大家的,這段時間大家都比較辛苦,從登記瓜田到收玉料子,沒日沒夜的。現在犁地也完成了,后面還要幫著大家一起種上,都比較辛苦。所以也得給大家一些補充,你看二冬子這幾天都瘦了。”
蘇陽也是為了收買人心才這樣做,那些外來的犁地的司機就不必說了,按天工算錢,該是多少是多少。
而從喬木村出來的這些人,還有林曉倩他們,都是自己人。
就算是親兄弟,光動嘴不談錢的關系,也維持不住。
“每個人先分一千塊,等到了收棉的時候,還得麻煩各位大伙,到時候咱們賣了棉花,到手的更多。”
蘇陽慷慨的指著錢,給大家說道。
“放心吧,你到時候說一句話就行了。”
“陽子,只要你給句話,我們馬上就能到。”
大家伙拍著胸脯邦邦響,跟著蘇陽不光能掙錢,關鍵還能干大事,大家看著未來幾年的光景,心里有個奔頭,這比什么都重要。就像種地一樣,大家看著種子一點點發芽長大,心里有盼頭。
蘇陽打開錢袋子,將錢都分出來,先是按照二冬子的記工本本上的,按照天工給司機師傅們分錢。
這些人是王科長給幫忙找的,但是工錢還是需要自己出的。
不算機器,人工一天八十,但是蘇陽這邊明顯是超出正常的勞動范圍了,有時候還要干夜班,蘇陽對于這個也不吝嗇,直接算個整,給大家一人一百算了。
沒辦法,這種開車的技術工種就是吃香,無論走到哪里,都少不了六十一天。
一天賺的錢比干水泥活兩天都多。
而且司機這個行業,還是師徒制,要想學車還要正兒八經的拜師傅,不然誰會把吃飯的手藝教給你。
“老劉,你來一下,這是你們幾個人的工錢,一個人1500,你幫忙分一下。”
老劉也是開了一輩子的拖拉機,身經百戰,還是頭一次見到這么大方的東家。
“陽子,這....行吧,以后有啥活就直接找我們,什么錢不錢的再說。”
老劉手持一摞鈔票,激動的說道,隨后便回去跟大家分去了。
而剩下的這些人都是自己人,一千塊錢不少了,這是正常兩個多月的工資,而他們才干了不到一個月,可以說是十分豐厚了。
剩下的蘇陽就按照人頭給大家分錢。
大家拿到錢,手指蘸著唾沫數了好幾遍,才揣進了自己的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