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嘛,“劉小成接話道,“我們認識的時間可比你還早呢!”
蘇陽回頭一想還真是。
當初河床還沒承包的時候,劉小成他們在河床上采料子,都是賣給大胡子。這么說的話,自己還是劉小成介紹認識的。
蘇陽倒是把這茬給忘了。
“瞧我這記性!”蘇陽拍了拍腦門,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那更好,都是自己人,也省得客套了。”
大胡子沒想到蘇陽口中那位經驗豐富的管理人竟是劉小成,而劉小成也沒料到新廠房的負責人會是老熟人。
繞來繞去都是一家人了嘛。
接下來的交流格外順暢。
大胡子將積攢的問題一一提出,劉小成則結合北大窯半年來從無到有的管理經驗,事無巨細地給予解答。
大胡子掏出小本子,認真地記錄著每一個要點。這半年的時間雖然不長,卻是從零開始建立的,而且沒有其他參考經驗,完全是摸著石頭過河,這些摸索出來的經驗,對他們來說格外珍貴。
幾個人一直聊到了晌午,大胡子的婆娘做了頓飯,他們在院子里邊吃邊聊,一直到了下午三點。
蘇陽口干舌燥,這才帶著他們去了廠房里看看。
下午有幾個木匠正在里面量尺寸,劉小成按照北大窯的工作流程,讓他們定制了幾條長桌。這些長桌兩側都設有專門的檢測工位,每個工位的間距和寬度都經過精心設計,確保操作方便。
更巧妙的是,劉小成還借鑒了北大窯的經驗,在長桌兩側加裝了滑輪裝置,搭配玉石料筐的滑動軌道,推拉起來省時省力,算是個半自動化的改進。
蘇陽看了連連點頭:“小成哥,這設計不錯!回頭咱們再琢磨琢磨,把北大窯那邊也照著改一改。”
劉小成也是根據北大窯的情況想到的,又指著廠房上方說道:“我還有個想法,上面那排房子可以裝個傳送帶。咱們每次裝卸貨都得雇人,要是弄臺柴油機帶動履帶,兩三個人就能搞定,省了不少人工。”
這個想法倒是跟蘇陽不謀而合。
他盤算著,以后收棉花也能用上,不過得弄個更大號的傳送帶才行。
“這個好,城里的五金店不少,讓師傅給焊出來一臺應該不難。”
量完了尺寸,天已經傍黑了。
蘇陽收拾出了一個房間,先給劉小成暫時住下,等明天就跟大胡子一起開始在城里招工。
大胡子從家里抱來了兩床被子,給劉小成暫時安頓了下來。
收拾好住的地方,劉小成便急著讓蘇陽回喬木村了。
“陽子,我這邊都挺好的,有個地方能睡就行,你趕緊回去吧,回頭跟你嫂子報個平安,就說我這里都好,讓她別擔心,吃好喝好。”
“沒事小成哥,我嫂子有胳膊有腿的,等我回去就去幫忙做做飯,放心吧。”
“行,那趕緊回吧。”
蘇陽將鑰匙交給了劉小成之后,就趁天還放著亮,騎著摩托車趕緊回去了。
順便在百貨商店買了一些農村巴扎沒有的營養品,燕窩雪蓮什么的,對孕婦有好處。在路過羊肉攤上,打包了一份缸子肉,羊頭肉這種東西女娃們不愛吃,就算了。
但是羊蹄筋還不錯,也帶回去一些。
“老板,三份缸子肉,三個馕,六個羊蹄筋,麻辣的嘛。”
“皮牙子多多的放嘛,打包帶走嘛!”
老板抬頭,又看到蘇陽,也認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