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半年時間,北大窯算是比較成功了。
“小成哥,我準備把這些錢拿出至少三萬來去打廣告,現在城里的也需要單子,市場還很大,我們得趁這段時間用廣告去挖!”
劉小成也不懂這些,反正覺得這話有道理,現在酒香也怕巷子深,時代變了。
“行嘛陽子,你拿主意就行!”
“行,我今天正就去一趟城里,去報社找找門路。”
蘇陽說著就要走了,要趕緊去趟城里,古麗丫頭昨天走的時候,自己沒來得及去送,自己搭的大巴走的,這會肯定是生氣了。
蘇陽騎上摩托車朝城里而去。
先去了一趟百貨商店,挑來挑去選了兩身衣服。另外又買了一束鮮花,小城青年獨有的浪漫,趕上90年代文藝復興時期的潮流。
來到店里,古麗正接待顧客,好像也沒什么不開心,看到蘇陽來了也是笑笑。等顧客走后,古麗大方的笑笑,坐到旁邊。
“大忙人來了,今天怎么有空過來啊?”
“我來給你送花了,你看,我親自選的好看吧。”
“還行。”古麗笑笑,湊上去聞了聞:“你是不是覺得我生氣了?我可沒那么小氣,你有你的事要做,我也有自己的事要做,我也不是無理取鬧的人,我知道你沒空,所以就原諒你了。”
這番話說的蘇陽心里有些暖乎乎的,捧著古麗的臉就“木馬”了一口。
現在兩個人已經習慣性的親近接觸,整條街上也都知道他們在談朋友,結婚也是遲早的事,也無所謂了。
“對了古麗,你認識接廣告的人嗎?我想給新廠子打打廣告,我看進城的沿路廣告牌挺顯眼的,如果能包下來最好了。”
古麗搖搖頭:“我不認識,但是我知道這些都歸電視臺管,要不去電視臺問問。”
蘇陽點點頭,電視臺那地方花錢如流水,花起來多少錢都打不住。
古麗看著他若有所思的樣子,說道:“你快過去看看吧,我在這看店,中午回來吃飯。”
“行,我這就去看看。”
蘇陽來到電視臺。
這里的電視臺主要是“和田地區電視臺”雙語臺,現在還是模擬信號播出,使用磁帶錄制的那種,主要覆蓋的是周邊城鎮,農村地區就會飄雪花了。
一般也是轉播xj電視臺和中央臺的內容,還其他時間,多少一些維穩的相關新聞。這會打廣告的都是本地商戶,最多的是農機廠和日用品。
雖然電視臺節目少,但是廣告費一點也不便宜,普通時段的文字滾動,滾動一次需要10到50塊。
簡短的視頻廣告需要50到200一次,如果黃金時段的廣告,也需要200到500一次。
每天播出那么幾次,就是幾千塊的流水。所以蘇陽還是將目標放在了廣播臺上,一萬塊錢可以包一個月循環播放。
而且廣播覆蓋的人群更多,算起來比較劃算。
剛走到門口,迎面就走來一位熟悉的身影,正是上次來喬木村拍攝的李記者,經過幾次的打交道,李記者對蘇陽這個人有很大的改觀,還以為是個身無點墨的農村暴發戶,沒想到是個文藝青年的模樣,做事干凈利落的實干家。
“蘇陽同志,你怎么來了?”
“李記者,我來電視臺想打個廣告,也不知道該找誰,正好你來了,想問問你。”
“打廣告啊,直接找廣告部就行了,我帶你去....”李記者說著就要拉蘇陽往里走,格外熱情。
上次得益于蘇陽的拍賣會,那期的報紙大賣,就連電視臺的收視率都比以前好,現在拍賣會的新聞正在電視臺上循環好幾次的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