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建設路商鋪還盛行打折促銷的時節,這般新奇的滿減方式著實引人注目。
屋里面掛了一些常用的紅布綢,最特別的是,每件玉器都明碼標價,價格牌整齊地掛在玻璃櫥窗里。
在這行當里,向來是“看人下菜碟“,同樣一件玉器,生客熟客問價能差出三成去。
蘇陽這番革新,讓那些不懂行的客人也能放心詢價,不必擔心被狠宰一刀。
哪怕是小白,心里也有底氣,不然連問價的勇氣都沒有。
雖說掛了“抱石軒分號“的招牌,但昌華路的貨品還是單獨辟出一區陳列。只是要等明日馬學五親自押送的那批抱石軒精品到店,這分號才算名副其實。
而且蘇陽將后院也特意收拾的干干凈凈,打造了十幾個玻璃柜子。
整齊的陳放在院子中間。
在兩側放幾張茶桌。
準備明天的開業活動,再搞一個玉雕展覽會。
憑借馬大師一生的杰作,至寶作品數不勝數,絕對算得上是大師展覽會了。
此時門外已經有不少人駐足觀看,店招被紅布遮蓋著,但是大家都已經傳開了,這是抱石軒的分號。
不少人專程前來,既想一睹“玉雕圣手”馬大師的風采,更想親眼見識抱石軒聞名遐邇的精品玉器。
蘇陽站在門口,朝圍觀的眾人拱手笑道:“諸位鄉親父老,感謝捧場!我知道大伙兒今日來,可不是沖著我蘇陽,而是沖著咱們抱石軒的名號!”
他側身一指蒙著紅布的店招,揚聲道:“明日吉時開業,我師父馬大師親臨坐鎮,更會帶來抱石軒壓箱底的寶貝!”
他如數家珍般比劃起來:“有早年的《蒼龍教子》白玉佩,碧白玉雕刻的《福壽三多》擺件,以及《踏雪尋梅》的青玉山子雕!
眾人聞言,一陣驚呼。
“《踏雪尋梅》那可是照著宋人畫意一刀刀刻出來的!當年還在行當里鬧不出不少的聲響!”
在場的很多都是玉石匠人,對這些作品如數家珍。
幾個穿白背心的的老者忍不住往前擠了擠,有個戴圓框眼鏡的先生高聲問:“可是有當年在西北玉賽奪魁的那件《漁樵問答》?”
“那可說不準!”蘇陽笑著點頭。
“另有黃玉雕的《漢宮秋月》筆洗,墨玉《歲寒三友》插屏,碧玉《百子鬧春》屏風....”他故意頓了頓,壓低聲音:“最難得的是那件《八仙過海》擺件!”
這個作品也是聞名遐邇的,是用八塊不同種類的和田玉雕刻成八仙人物,組合在一起,成為的《八仙過海》。
是和田玉雕作品的杰出代表,說是至寶也不為過。
聞言,大家又是一驚!
街對面忽然傳來“哐當”一聲。
原是聽得入神的伙計失手摔了茶壺。
人群徹底沸騰了,穿襯衫的商人扯著嗓子喊:“蘇老板!這些寶貝真能擺出來賣?”
“哪能啊!那我豈不是欺師滅祖了嘛,哈哈哈.....”
蘇陽連連擺手。
“這些是我特意求師父他老人家帶來給大伙兒開眼的,在咱們分號免費展覽七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