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陽跟著那個男人七拐八拐的來到一個院子里,院里沒有人,墻角長滿了雜草,跟沒人住似的。
來到屋里,家具也比較簡單,到處彌漫著一股子煙味。
“阿達西,院里說嘛,屋里光線胡里麻湯的,看不清嘛。”
“行嘛。”
蘇陽走出屋子,看到他從柜子里掏出一個提包,拿到堂屋門口放在地下。
“朋友,都在這里了,你看下嘛。”
“那你打開給俺看看嘛!”
蘇陽格外小心,一般東西上手的時候需要東家給主動打開,看到有東西才蹲下看。不然蹲下去的時候容易被打悶棍。
那人明顯也不是常干這種事,這基本的行規也不懂,而且家里一貧如洗,估計是手里沒錢花了,不知從哪得到了這些東西。
那人蹲下打開提包,將層層泛黃的報紙給鋪開,里面赫然有十幾件的玉器。
這些東西玉色發黃,器型古樸,一看就是老物件。
蘇陽不免有些震驚了,難不成還真是尼雅遺址的東西,如果真是,那還真被自己撿到漏了,多少錢都值得。
蘇陽蹲下身子,看了看這些東西,有兩件玉琮,一件玉璧,三件玉佩,還有兩件形制的玉飾品。
他不動聲色地啟動鑒定技能,腦海中迅速閃過這些物件的詳細信息,隨即暗自松了口氣。
這些東西都是仿品。
【種類:仿尼雅遺址(漢代精絕國)出土玉璧,材料選用白玉,并采用古法復合工藝還原自然沁色。】
【特點:玉璧呈戰國谷紋,“牛毛紋”過于均勻,沁色度過于浮色。】
【形成:古法做舊工藝,選用帶綹裂或雜質的籽料,人為敲擊制造老傷,再埋入含鐵、銅離子的腐殖土中加速沁色,采用“三蒸九染”法,使玉表形成自然沁裂紋....】
【破綻提示:谷紋轉折處可見現代工具留下的細微旋痕,光照下可觀察到化學沁色形成的“暈染邊界”斷面處新玉的“玻璃光澤”未完全褪去。】
怪不得
蘇陽看過系統消息后,心中了然,余光掃過眼前的男人。
這人要么是個經驗豐富的“皮條客”,要么就是個剛入行的愣頭青。這些物件雖然形制古樸、沁色自然,實則都是經過精心做舊的贗品。
若是想做出鐵銹沁,只需要加入鐵屑和醋,再撒一泡尿,埋到潮濕的紅土中,三五個月扒拉出來,玉器就會浮出鐵銹沁色。要想鑒別這種仿古玉器,就要看玉器有沒有晶體滲透的現象。
若是銅綠沁色,也很簡單,用銅粉和鹽水混合一起,包裹在濕木炭中一段時間,就會浮現出銅綠色。但是這種綠色偏艷,缺乏天然銅銹的層次感。
要是想做黑沁色,需要動物的油脂加上草木灰,用溫火慢烤半個小時,再埋進用駱駝糞便燃燒后的灰堆里,足以以假亂真。
當然,也有速成的方法。
用高錳酸鉀加熱浸泡,兩個小時就能形成墓葬環境下的玉石紋路。用硝酸鐵涂抹玉石表面加熱燃燒,就會產生白化層,可以用于雞骨白的做舊。
這些小門道法子都是行里的秘密,外人自然是不知道。
就算是有些玉石專家,要是一不注意,被尼雅遺址的噱頭唬住,恐怕也會著了道。
“阿達西,這些東西哪里來的嘛?”
“撿的嘛,找人給俺看了,說是尼雅的老東西嘛,所以我就在書店門口等著嘛,蹲了好幾天才看到你對這東西感興趣嘛,就上來問問。”
“那你說說價嘛,多少錢賣?”
“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