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成哥,給你,先吃飯吧。”
蘇陽來到屋里,將碗放在桌子上,隨意拿起一本賬目翻看。
劉小成抬頭看見是蘇陽,忙放下筆桿子,咧嘴一笑。
“陽子,我跟你說啊,現在城里的鑒定所效率已經提上來了,現在往保守了算,一天能干三百公斤,多的話,四百公斤也能行。”
蘇陽一聽,樂的笑了。
“那好啊,主要是現在北大窯有經驗,直接傳授過去,效率再慢下來就說不過去了嘛。”蘇陽話里的意思還是夸劉小成,上回特意去城里給大伙培訓,效果顯著。
“對了。現在單量怎么樣?”
這才是蘇陽最關心的,技術可以學,效率可以練,但是前提是得有活干。
“這兩天電話就沒斷過!“他掰著手指頭算,“昨天三個喀什的,今天上午兩個廣東佬,全是看了報紙上的廣告找來的。很多還都是內地的客人。他們從和田進貨,順便打上鑒定證書,回頭拉到內地,更好賣。”
蘇陽會心一笑。
這在他的預料之中——96年的和田玉市場就像剛揭蓋的蒸籠,熱氣騰騰,現在鑒定證書逐漸成為玉器標配,這股風也慢慢吹向了全國。
那些精明的內地商人,已經學會了“和田進貨、當場鑒定、內地翻倍賣“的套路。一張蓋著紅章的鑒定證書,在南方商場里能讓玉價直接翻個跟頭。
“陽子,還有個不好的消息。”劉小成微微皺眉,拿起筷子邊吃邊說:“我現在聽說,內地有不少地方都有鑒定所了。”
“沒鑒定所才叫見鬼呢!“蘇陽一點也不感覺到意外,他抓起茶缸灌了口涼茶,“要我說這是好事,至少能把那些染色的毛料、玻璃壓的假籽料給篩出去,能堵住假貨的口子。“
只要行業能健康發展,這個市場只會越來越大。而玉石市場真正的潛力股,恰恰是那些不懂玉石的普通人。
那些擠在商場柜臺前的上班族,那些給新娘買玉佩的準新郎,他們分不清且末糖白還是俄料鴨蛋青,但認準了那張帶鋼印的證書。這些人才是真正的藍海,是比玩玉老饕們龐大百倍的市場。
常有人說,玩玉石的人都是有錢人,本身沒價值,是人賦予了他價值。
其實也沒錯,自古以來都是達官貴族,文人墨客穿金戴玉。逐漸成為一種貴族文化,并點綴著整個華夏歷史,錦上添花。
從西周禮制以玉圭分封諸侯,到明清官制用翎管標識品階,玉石作為載體承載了歷史基因。
還是那句話,喜歡才有價值。
盡管有了同行的競爭,但是蘇陽并不慌
“讓他們爭去!“
蘇陽把茶缸往桌上一墩
“北大窯鑒定所現在有官方授權背書,從收料到出證只要兩天
鑒定快,發證迅速,沒有誰能比。
不過蘇陽來這里并不是因為這個,而是手上的黃口料。
他將料子放在桌子上,拍了拍手:“小成哥,你看這是什么?”
劉小成撇了一眼,毫不猶豫說道:“黃玉?”
蘇陽搖搖頭,神秘兮兮的笑了笑:“現在是黃玉,不過以后就不是了。”
“什么意思?”劉小成嘴巴里塞滿馕餅子,抬頭問道。
“小成哥,這料子雖然跟黃玉差不多,但卻是一種獨立玉種,我準備完善下這種料子的屬性,然后開個發布會,把新玉種公布出去。”
“啥?你說這是新玉種?”劉小成忽然一怔,都忘記了嚼飯。“那咋可能嘞,這料子我認識,玉器廠門口幾塊錢一麻袋,不值錢嘛!”
“小成哥你擎好吧!”
蘇陽說著,將雞油黃捧起來來到了工作間,按照后世的科學鑒定手段,需要用到很多的檢測工具。
比如偏光顯微鏡,可以檢測礦物晶體結構。還有紅外光譜儀檢測分子振動圖譜,以及x射線對礦物質的成分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