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孜克破天荒的換了身新衣服,樂呵呵的打開車門,坐進了小汽車。
“娘嘞,這小汽車就是好啊,坐著比床還軟乎!”
充當接親“大客”的二嬸子領著娜扎嫂子,還有高家、方家兩姐妹,紛紛坐進了其他幾輛小車。車門關上,車隊在一片硝煙和喧鬧中,威風凜凜地駛出了村口。
“哈孜!記著路上逢路口拐彎、過橋過溝的地方,別落下鞭炮驅驅邪,圖個順當吉利!”
張軍忽然想起什么,在后面喊了一聲。
隨后就看到哈孜克,從車里扔出了一盤小火鞭,霹靂吧啦的響了起來,驚的一群孩子趕緊過去踩響。
建設路,一大早就熱鬧了。
路口外面停著大小幾十輛的小汽車。
抱石軒門口貼上了大大的喜字,原本,想著在“抱石軒”里操辦婚禮。
可蘇陽和古麗一合計,覺得城里的酒店再高檔,也少了村里那種熱騰騰的煙火氣和左鄰右舍的喜慶勁兒,最終決定還是回喬木村辦,親朋好友們也大多在村里和鄉里。
此刻,卡布提家門前已是高朋滿座。
除了建設路上相熟的街坊店主們,還有卡布提在玉石協會的朋友,以及幾個端坐在板凳上喝茶的公職人員。另外還有幾位專程趕來,一看就是常年來往的大客商。
這些平日里衣著光鮮、言行講究的客人們,紛紛從衣兜里掏出鼓鼓囊囊的紅包遞上。
更有幾位上了年紀、頗好風雅的玉商,懷里抱著精巧的木匣子作為賀禮,里面裝著玲瓏剔透的小件玉雕——梅蘭竹菊、如意把件,透著一股子效仿古人的文雅氣息。
古麗端坐在妝鏡前,身邊圍著幾位要好的姐妹和表親,正幫她整理婚袍的流蘇和額前的頭紗。她身上這件嫁衣,是典型的當地民族盛裝。將古麗本就清新的面龐,襯托得如同雪山腳下盛放的雪蓮。
車隊來到建設路,就聞見一陣刺耳的鞭炮聲。
蘇陽下車,對著大家擺手示好。
這里到底是玉石商賈和文化人常駐的地方,不興那種喧鬧拉扯的“撞門”、“刁難新郎”的把戲。人情禮數皆在敬重二字里,自然有更顯體面的方式。
在大胡子的主持下,蘇陽來到堂屋,卡布提已端坐在廳堂正中的太師椅上,雖面帶笑容,眼底深處卻翻涌著嫁女的百般心緒。
臨走時,跟古麗一起敬了一杯茶,喊了聲“達”。
忙忙碌碌已經過了十點鐘。
婚車走在前頭,后面卡布提也張羅著大家去附近的飯店。
“各位!同沾喜氣咯!今日嫁女,也是咱大家的喜事!勞諸位久等,走走走,咱們也動身,往東風飯店去!喜宴已經備好,等咱們去熱鬧開席嘍!”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