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個問題問的很好。”
“下次不要再問了。”
白飛拍了拍孫宇超的肩膀后,轉身就去分配各班排的住宿房子了。
很多人都說進入特種部隊以后走不遠。
雖然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但這并不適用在白飛身上。
進特種部隊,每個參軍入伍的人都或多或少的會幻想一下。
畢竟名頭擺在那里。
這些年來,特種部隊被影視化太嚴重。
導致了特種部隊的名氣越來越大。
有多少人來當兵,就是因為被這四個字給吸引過來的。
幻想著自己能飛檐走壁、百步穿楊,卻在新兵連第一次跑三公里時就吐得昏天黑地。
幻想著自己能一招制敵、瀟灑利落,卻在格斗訓練中被班長一個過肩摔砸出滿地星光。
幻想著自己能深入敵后、孤膽英雄,卻在野外生存課上連鉆木取火都磨破了手掌,最后啃著半生不熟的野菜拉肚子拉到虛脫。
當你真正了解過特種部隊以后,就會理性的看待他們了。
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分工不同,沒有誰比誰更牛逼的說法。
到了駐訓場后的隔天,駐訓工作正式展開了。
三個排都有各自的駐訓任務。
只要按照作訓科事先制定好的訓練任務執行下去就行了。
白飛這個連長,日常的工作就是監督三個排的訓練情況。
工作上相對來說來說還是比較輕松的。
實在是閑的沒事干的時候,就操練一下孫宇超來解一下悶。
兩個月的時間,就在這種日子中一閃而過。
再過兩天,就要進行階段性的專業比武了。
由于是第一次無人機專業的比武,因此軍部十分重視。
直接是由軍部來組織,將下轄的六個合成旅的所有無人機連隊全都集中到了一起來一場大比武。
一個合成旅下轄通常是四個合成營。
這樣算下來,就有24支連隊了。
而旅部本身也擁有無人機連隊。
雖然旅部的無人機連隊的職能跟下屬的合成營中的無人機連隊不一樣,但他們同樣也能參加大比武。
因此,整個集團軍算下來,約么有三十支隊伍的樣子會參加這場大比武。
這么大場面的比武,說難聽點,只要在項目上拿到名次了,那就能立功受獎。
所以,對于無人機連隊的人來講,這絕對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比武的項目從實戰應用、戰術協同、極限操作三大核心展開。
既考驗單兵技能,也檢驗團隊協作能力。
而根據核心的不同,又區分為基礎技能類、戰術應用類、極限挑戰類、團隊協同類以及創新加分類這五個類別。
五個類別,除了團隊協同類需要三個人外,其他的類別項目每個單位最多只能有兩個人參加。
因此,一個連隊哪怕把所有類別的項目全都報滿了,那也最多只能有11個人能去參加。
但這樣又產生了一個問題。
像一排排長張儀春,二排的班長方強,以及三排排長謝美萌,這三人都是最早接觸到無人機的。
且還是被白飛調教過的那批人。
因此,他們三人在這五個類別的比武項目上,都表現出了不俗的實力。
而規定中,一個參加比武的人對于報名項目是沒有限制的。
你要是有能力,可以全部報滿。
前提是比武項目不能有時間上的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