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長安城籠罩在朦朧的煙靄之中,朱雀大街上車水馬龍,商販的吆喝聲、馬蹄的噠噠聲交織成一片繁華的市井樂章。
但在這喧鬧之下,暗流涌動,每個人都在揣測著即將發生的大事。
狄仁杰端坐在馬車上,透過車窗,目光緩緩掃過熟悉又陌生的街道。
記憶如潮水般涌來,當年離開長安時的場景還歷歷在目。
那時的他,懷揣著一腔熱血與抱負,踏上前往西京的征程。
如今歸來,長安城的一磚一瓦似乎還保持著往昔的模樣,可在他眼中,卻又分明蒙上了一層歲月的塵埃,變得有些模糊。
作為手握西京的封疆大吏,狄仁杰知道自己的身份特殊。
他是天后嫡系,這既是榮耀,也是枷鎖。
非有詔不得入京的規矩,將他與長安這座權力中心隔離開來。
這些年,他在西京兢兢業業,將一方土地治理得井井有條,贏得了百姓的贊譽和尊重。
然而,朝堂的風云變幻,始終牽動著他的心。
如今,在陛下尚在的情況下,天后突然宣他入京,這一舉動在朝堂內外引發了軒然大波。
李唐老臣們私下議論紛紛,臉上滿是憂慮與不安。
他們心中的擔憂并非空穴來風——倘若有一天陛下不在了,以天后日益龐大的勢力,這大唐天下,恐怕真的會成為她的一言堂。
到那時,太子的地位該如何保障?他們這些效忠于李唐皇室的老臣,又該何去何從?
一入長安,狄仁杰便得到了武媚娘的接見。
消息不脛而走,整個朝堂都為之震動。
不少老臣心灰意冷,眼中滿是失望。
在他們看來,天后勢力已經過于強大,而陛下不僅沒有加以制衡,反而似乎在縱容。
這種局面,讓他們對大唐的未來充滿了迷茫和恐懼。
“陛下難道昏聵了嗎?”
這個疑問在許多老臣心中反復盤旋。
隨著陛下年事漸高,不復年輕時的機敏果決,朝堂的權力天平正在悄然傾斜。
兩儀殿內,燭火搖曳,光影在墻壁上跳動,營造出一種神秘而莊重的氛圍。
武媚娘端坐在那把象征著權力的太師椅上,身姿挺拔,眼神深邃而復雜。
當狄仁杰的身影出現在殿門口時,她緩緩抬起頭,目光與狄仁杰交匯的瞬間,仿佛有千言萬語在無聲中流淌。
那一刻,武媚娘的眼眶微微泛紅。曾經的種種回憶如潮水般涌上心頭,那個跟在她身后,喊著“武姐姐”的少年,如今已成為獨當一面的重臣。
“懷英,你來了啊?自當初西京一別,你我有多長時間未曾見面了?”
她的聲音輕柔,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仿佛在回憶中徘徊。
狄仁杰凝視著眼前的武媚娘,心中感慨萬千。
當年風華絕代,意氣風發的武姐姐,如今也已兩鬢斑白,歲月在她的臉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
但那眼中的光芒,依舊透著睿智威嚴。
“天后啊,十五年了,十五年未見了。”
狄仁杰的聲音沉穩,卻也難掩其中的感慨。
聽到這個答案,武媚娘沉默了。
她原以為不過十年左右,卻沒想到已經整整過去了十五年。
時光的飛逝讓她心中涌起一陣莫名的惆悵,那些青春歲月,那些曾經的理想與抱負,仿佛就在昨天,卻又已遙不可及。
“這么久了嗎懷英,你在西京,過得如何?”
她輕聲問道,試圖打破這略帶沉重的氣氛。
“天后,還是老樣子,西京還是那個西京,從未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