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頓了頓,聲音變得更加低沉,“先帝曾有言,遣京使這個職位,只有一任,從正負遣京使中挑戰,先帝怕后世之君,壓不住這四方之地,所以你們都是最后一任遣京使了,以后啊,你們怕還是要回歸長安,回歸朝廷的。”
四京遣京使,掌控著一方軍政大權,是大唐最堅實的屏障。
李泰想起了自己曾經擔任東京遣京使的日子,那時的他,手握十萬雄兵,調度天下糧草,威風凜凜。
他清楚地知道這手中的權力有多大,也明白權力帶來的責任和危險。
先帝定下這樣的規矩,是為了防止地方勢力坐大,威脅中央,可如今要打破這種平衡,重新進行權力的整合與交接,必定會引發一系列的動蕩。
“朕走后,這道理,你們要明白。”
李治的聲音突然提高,帶著帝王的威嚴,“權力,只有集中在朝廷手里,天下才能安穩。”
“除了你們鎮守四方,換了誰朕也不放心。”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李泰身上,眼中閃過一絲追憶,“想當年,朕與四哥任東京遣京使,知道這手中的權力有多大,哪怕是親王,也遠遠不及,有時候,朕也佩服皇兄的魄力,和皇兄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那時的他們,日夜操勞,將一方治理得井井有條。
他們整頓吏治,發展經濟,訓練軍隊,將東京打造得固若金湯。
但權力越大,責任越大,也越容易招來猜忌。
李治不像李承乾那般果決,在他看來,選下一任遣京使無疑是一場豪賭,而他輸不起。
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地方勢力割據,讓大唐陷入混亂。
“可惜,朕沒這個魄力,不僅沒辦法選下一任遣京使,也不敢選。朕,除了皇兄留下來的人,誰,朕也不信任啊。”
李治的聲音漸漸哽咽,“媚娘若不是皇兄當年讓她坐上西京遣京使。”
“朕縱然再有愛意,也絕不會因一己私欲,而壞國家大事。”
提到武媚娘,殿內再次響起一陣騷動。
那個從感業寺的才人,一步步走到皇后之位,又在朝堂上站穩腳跟,她的手段和魄力讓多少須眉汗顏。
她在西京任上推行新政,整頓吏治,發展經濟,抵御外敵,將西京治理得井井有條。
但在這個男尊女卑的時代,讓一個女人掌控天下,無疑是對傳統禮教的巨大挑戰。
“你們縱然不相信朕,也該相信皇兄的眼光吧。那可是西京遣京使啊!”
李治用力拍打著御榻,震得奏章紛飛,“諸位,幫朕平穩過渡一下權力交接吧。”
他的目光中充滿了懇求,“四哥,這個皇位,朕坐的太累了。”
“現在眼看要終于要到頭了,你也讓弟弟放下擔子,好好的歇一歇。好嗎?”
說著,他的眼中泛起了淚光,那是一個疲憊不堪的帝王,對解脫的渴望。
李泰望著李治,這個曾經需要他保護的弟弟,如今卻在權力的漩渦中掙扎得遍體鱗傷。
他想起皇兄那時對他說說:“青雀,護好稚奴,他是我們的弟弟。”
淚水不自覺的模糊了他的雙眼。
他又想起這些年來,李治為了大唐江山殫精竭慮,日夜操勞,將自己的身體都累垮了。
最終,他緩緩起身,走到李治面前。
“遵旨,陛下放心,不怕,哥哥們都還在呢。”
“大唐啊,會越來越好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