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內燭火噼啪作響,將郭子儀手中的信照得透亮,那字跡卻像淬了毒的針,刺得諸將眼冒金星。
郭子儀猛地將信封拍在案上,案上的銅燈盞被震得哐當亂響,他鬢角的白發隨著急促的呼吸顫動,聲音里帶著從未有過的沙啞:“諸位都看清楚了?圣人竟真要哥舒翰將軍出潼關迎戰?”
帳下諸將霎時炸開了鍋,李光弼按著腰間的佩刀站起身,刀鞘撞在案角發出沉悶的響聲,他赤紅著眼睛吼道:“子儀兄,這怎么能行!哥舒將軍鎮守潼關半年,安祿山的叛軍多少次強攻都碰了釘子,憑什么要突然出城?”
他早年在河西與哥舒翰共事,此刻急得額上青筋暴起,“那安祿山麾下多是邊地悍卒,野戰本就兇悍,潼關天險不守,偏要出去硬碰硬,這不是把幾萬將士往火坑里推嗎?”
仆固懷恩猛地一拍大腿,他本是突厥出身,性子最是直率,此刻粗聲粗氣地嚷道:“我看是長安城里出了奸臣!不然圣人怎么會犯這種糊涂?”
“哥舒將軍前幾日還派人送來軍報,說叛軍糧草不濟,只要再守三月,保管他們不戰自潰,這時候出城,不是自毀長城是什么?”
他說著攥緊了拳頭,指節捏得咯咯作響,“咱們在河北跟叛軍死磕,不就是為了讓潼關穩如泰山?如今倒好,后方先亂了陣腳!”
郭子儀閉了閉眼,再睜開時,眼底的血絲更密了。
他緩步走到帳中懸掛的輿圖前,手指重重戳在潼關的位置,聲音沉得像壓了千斤石:“光弼,懷恩,你們以為我不想不通?”
“可圣旨已下,哥舒將軍素有忠勇之名,怕是……怕是難違啊。”
他忽然轉向帳下的斥候統領,“最近一次收到長安的消息是什么時候?城內可有異動?”
斥候統領單膝跪地,聲音發顫:“回郭將軍,已逾半月。”
“上次信使只說楊國忠在朝中排除異己,還說……還說圣人近來深居禁苑,常與貴妃宴飲,對軍務多有倦怠。”
“宴飲?倦怠?”李光弼氣得一腳踹翻了腳邊的銅爐,炭火撒了一地,“他可知河北戰場尸橫遍野?”
“可知哥舒將軍在潼關每日只睡兩個時辰?可知咱們麾下將士連御寒的棉衣都湊不齊?他倒好,摟著貴妃喝酒!”
仆固懷恩忽然冷笑一聲,伸手按著腰間的彎刀:“依我看,不如咱們回師長安!先清了那些誤國的奸佞,再回頭收拾安祿山!”
“糊涂!”郭子儀猛地回頭,目光如電,“此刻回師,河北防線必破!叛軍若趁機南下,與潼關之敵前后夾擊,我大唐還有退路嗎?”
他深吸一口氣,走到帳門口,掀起簾子望向外面漆黑的夜空,“你們記著,咱們是大唐的將士,不是割據的藩王。”
“君有錯,臣不能錯,否則這天下就真的亂了。”
帳內一時寂靜,只有燭火燃燒的噼啪聲。李光弼喘著粗氣,忽然一揖到地:“子儀兄教訓的是,是光弼魯莽了。”
郭子儀轉過身,目光掃過諸將,聲音漸漸沉穩下來:“眼下不是怨天尤人的時候。哥舒將軍若真的出戰,潼關難保,長安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