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緒走到軟榻前,用袖子擦了擦臉上的血跡,卻怎么也擦不干凈。
窗外的風雪越來越大,拍打著殿門,像無數冤魂在哭泣。
安慶緒握緊了手中的匕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不管付出什么代價,他都要守住這皇位,守住父親留下的江山——哪怕雙手沾滿鮮血,哪怕背上弒父的罵名。
與此同時,洛陽的史思明收到了范陽送來的消息。
他坐在帥帳里,看著信上“陛下病重,召將軍回范陽奔喪”的字樣,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將信扔在案上,對副將周摯道:“安祿山那老東西,怕是早就死了。”
“安慶緒那小子,剛殺了父親,就想奪我的兵權?真是癡心妄想!”
周摯躬身道:“將軍,那我們現在該怎么辦?回范陽,還是繼續打下去?”
史思明站起身,走到帳外,望著遠處唐軍的營壘,眼中閃過一絲野心:“回范陽?我才不會去送死!”
“安慶緒那小子懦弱無能,嚴莊又陰險狡詐,他們根本守不住燕國的江山。”
“不如我們按兵不動,等著唐軍和安慶緒兩敗俱傷,到時候,我再率軍回范陽,奪了那皇位,豈不是更好?”
周摯連忙道:“將軍英明!只是唐軍勢大,若我們按兵不動,安慶緒怕是撐不了多久。”
“撐不了多久才好。”史思明冷笑一聲,“等安慶緒敗了,我再以‘清君側’的名義殺回范陽,既能奪取皇位,又能收攏軍心。”
“到時候,這燕國的江山,就是我史思明的了!”
帳外的寒風呼嘯而過,卷起地上的積雪,像一場即將到來的風暴。
安祿山的死,沒有讓燕國的內亂平息,反而點燃了更大的野心之火。
安慶緒在范陽登基,史思明在洛陽按兵不動,唐軍在郭子儀的率領下步步緊逼,三方勢力的博弈,讓這片被戰火蹂躪的土地,陷入了更深的黑暗。
而遠在靈武的李亨,收到安祿山被殺的消息時,正在和李泌商議攻打長安的計策。
他猛地一拍案幾,眼中閃過一絲狂喜:“好!安祿山這逆賊,終于死了!郭子儀的大軍已經逼近洛陽,安慶緒剛弒父登基,軍心不穩,正是我們收復洛陽、長安的好時機!”
李泌卻皺起眉頭,道:“陛下,安祿山雖死,可史思明手握重兵,在洛陽按兵不動,恐有野心。”
“安慶緒雖懦弱,卻有嚴莊輔佐,范陽的根基還在。”
“我們若貿然進攻,恐會讓史思明坐收漁翁之利。”
李亨冷靜下來,點了點頭:“你說得對。”
“傳朕的旨意,讓郭子儀暫緩攻打洛陽,先派人去安撫史思明,許他高官厚祿,若他肯歸順朝廷,朕可以饒他不死。”
“同時,讓李光弼率軍從太原出兵,牽制范陽的兵馬,讓安慶緒首尾不能相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