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時常微服出巡,深入民間,親眼去看看百姓的生活狀況。
田間地頭,他與勞作的農民交談,了解農事的艱辛,詢問賦稅是否繁重;
市井街巷,他觀察百姓的衣食住行,傾聽他們對朝廷政策的看法。
通過一次次的微服私訪,沈川真切地體會到了百姓生活的不易,也更深刻地認識到了帝國存在的眾多弊端。
在洞察到國家衰敗的根源后,沈川果斷地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針對農業,他減輕農民賦稅,鼓勵開墾荒地,興修水利,以確保農田灌溉。
為了提高農業生產技術,他還下令召集各地的農學家,編寫農書,將先進的種植技術傳授給百姓。
在吏治方面,他大力整頓官場風氣,嚴厲打擊貪污腐敗現象。
對于那些魚肉百姓、中飽私囊的官員,一經查實,絕不姑息,無論其職位高低,一律嚴懲不貸。
同時,他完善科舉制度,廣納天下有才之士,為國家選拔出一批清正廉潔、有真才實學的官員。
經過多年如一日的勵精圖治,原本在崩塌邊緣搖搖欲墜的帝國,在沈川的帶領下逐漸恢復了往日生機。
田野間,莊稼茁壯成長,豐收的景象隨處可見;
城市里,商業繁榮,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的經濟日益繁榮,軍事力量也不斷增強,曾經侵擾邊境的外敵,如今也不敢再輕易來犯。
沈川以他的智慧,讓帝國重新走向了輝煌,成為了百姓心中的賢明君主,他的功績也被后世傳頌。
當沈川從那深沉而玄妙的明悟狀態中回過神來時,琴聲已經悄然停止,仿佛從未響起過一般。
他環顧四周,發現原本圍繞在他周圍的海中妖族和島上妖族、以及那些古老而神秘的獸類,不知何時都已經離去,只留下一片空曠和無盡的寧靜。
而那礁石之上,原本撫琴的宮裝女子也已經收起了瑤琴,與一位俊朗不凡的中年人并肩而立,遠遠地注視著他。
中年人見沈川終于從明悟中醒來,臉上露出一抹溫和的笑容,緩緩開口道:
“道友能在內子琴聲中陷入明悟,想來也是有些機緣的。
我名鄭宗翰,這位則是我的雙修伴侶,秦靜。”
他一邊說著,一邊輕輕拍了拍身邊白衣女子的肩膀,眼中滿是柔情、寵溺。
沈川聞言,心中一凜,急忙整理了一下衣衫,對二人躬身施禮,恭敬地說道:
“人族楊飛,見過二位前輩。
能在此地遇見前輩,實乃晚輩之幸。”
鄭宗翰上下打量了沈川一番,眼中閃過一絲詫異之色,隨即笑道:
“人族修士?
你大老遠跑到這里來,竟然還能以入無境的修為施展出大乘境的遁速,當真是有些本事。
看來,你并非尋常之輩啊。”
沈川聞言,心中暗自思量,知道自己在對面二人面前絕無還手之力,不如坦誠相待,或許能搏得一線生機。
于是,他老實地說道:“不敢欺瞞前輩,家父在人族中也是一位合體修士,我作為家中嫡子,自然受到了一些特殊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