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心得會由所有書院的大乘、渡劫修士篩選,提取出來五百一十二人晉級第二輪。
這位渡劫修士名叫元益川,須發花白,看起來頗為儒雅,一身青色長袍更顯其仙風道骨。
他站在高臺上,對一眾大乘修士拱了拱手,又對各個書院的弟子施了一禮,便開始講授有關道術的法門。
術、法、道,這三個字,看似簡單,實則蘊含了無盡的奧秘與深意。
元益川的聲音悠揚,仿佛能夠穿透人心,
它們不僅用于哲學、宗教、道術,更與凡人的養生息息相關。
今日,我便為爾等講解這其中的奧妙。
隨著元益川的講解,沈川只覺一股股深奧的道術知識如潮水般涌來,讓他受益匪淺。
他仔細聆聽,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而周圍的修士們,也都沉浸在元益川的講授中,如癡如醉,參加靈果大會的一千零二十四人在廣場上聽的更是認真。
元益川的講授深入淺出,將復雜的道術知識化繁為簡,讓修士們能夠更快地領悟其中的精髓。
他一口氣講了三天,期間沒有絲毫的停頓與疲憊,仿佛有著無窮無盡的精力。
這三天的時間里,沈川不僅加深了對道術的理解,更從元益川的講授中領悟到了許多修行的真諦。
他心中暗自感慨,這位名叫元益川的渡劫修士,確實是一位高人,能夠如此深入淺出地講解道術,實屬難得。
隨著元益川講授的結束,靈果大會的第一輪篩選也正式拉開序幕。
而沈川在這時候,連續聽了三天的講道,心中大受啟發。
他閉上雙目,凌空盤膝而坐,整個人仿佛與天地融為一體,竟然就這樣進入了明悟之中。
這是一種奇妙的境界,仿佛他的心靈與天地間的道術法則產生了共鳴,讓他對修行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領悟。
而這一幕,恰好被本欲遁走的元益川留意到。
他并沒有急著離開,而是依舊站在空中,目光如炬,環視著方圓萬丈之外的各個書院弟子。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驚訝,顯然對沈川能夠如此快速地進入明悟狀態感到意外。
在下方,一個偌大的廣場上,參加靈果大會的一千零二十四名各個書院的修士紛紛拿出玉簡,開始記錄自己的心得體會。
他們或皺眉沉思,或奮筆疾書,都希望能夠將元益川的講授與自己的修行經驗相結合,為接下來的篩選做好準備。
沈川周圍的書院弟子也都注意到了他的變化,見他進入明悟之中,紛紛投去羨慕的目光。
然而,并沒有人打擾他。
一是因為書院弟子都具備一定的涵養,不會輕易打擾他人修行;
二是因為沈川平時與書院弟子相處融洽,并無什么沖突;
三則是因為沈川雖然進入了明悟狀態,但他身上散發出的三股可怕力量,在他進入明悟的一瞬間就已然散發出來,形成了一種無形的威壓。
同時,還有一股讓人坐立不安的恐怖力量隱藏在沈川身上,仿佛隨時都會爆發,但卻一直引而不發。
這種力量讓周圍的書院弟子都感到心悸,因此更沒有人敢輕易打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