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雁絲笑了,“真是虧不了你一點。這性子好,以后去哪里都不吃虧。”
明禮吐吐舌頭。
“咱們家這個營生,利潤是不錯的,除了保證每日的工錢現銀流動,其余的銀子,都在娘這里。起屋和辦席都是花了大錢的,你們也知道。”
王曼青:“娘,要是家里銀子緊,我和明德哥還有一點……”
“得了,別老顯擺你那點銀子,你收好就是。家里余的雖然不多,卻也比你寬裕。”
這話言辭犀利,說得前者一臉赧意。
王雁絲沒當回事,反正這幾只家伙,都是越被她懟,好像心里會越踏實。
“我打算從這些銀子里拿一半,做公中銀子,你們每個人按年紀大小和成家沒有等實際情況,每月從公中領適當的月銀當零花。”
“另外,公中銀子是中饋的一部分內容,曼青這會要管營生這邊,又還懷著娃,沒有多余的精力,暫由明智代管。等她以后能騰出手來,還是交還給曼青打理。明智算術出色,同時兼顧著營生里的帳房,所以也支一份薪酬。”
明禮羨慕地看了看二哥:“那二哥能支的銀子是最多的!”
“對,不過兼任要輕松些,所以按鎮子上專門帳房先生的大概收入,再減一點,一月支取一兩銀子。公中零花銀另算。”王雁絲盯著當事人:“有異議嗎?”
明智尚沒有具體要用錢的地方,對這些無所謂。但身上揣著錢,偶爾看到什么好的,可以給家里帶一帶,也挺好的:“可以。”
“那我有多少呀。”明禮追問。
“你嘛,每月領六十文,明義、明悅還太小,過了八歲可以每月領二十文,十歲領三十文,十二的時候跟明禮現在一樣,領六十文一月。”
“有六十文呀。”他掰著手指算,一時有點算不過來:“二哥,我都攢著的話,一年可以攢多少銀子。”
明智默了一會,“七百二十文。”
“二哥算數果然厲害,那我存兩年不就有一兩多銀子了?”
“對!”王雁絲道,“有自己喜歡的東西可以買,不用一直攢著。”
明禮含糊應了聲:“嗯。”整個人沉浸在每月可以拿六十文月例的喜悅里。
劉家村的鄉親們早已聽到風聲,顧家開了春,定要招工的。沒曾想席后一覺醒來,就聽說顧家貼紙招人了。
這還得了,離家近,給工價也肯定不會太低,絕對的大肥差。
這則訊在村里發散時,好些還睡得迷糊的后生,是讓家里的長輩直接從床上揪起來的。
“別睡了,顧家招工了,快去看看,可別人家搶先了。”
吃了昨天席面的,有誰不想到顧家大院干活,聞言頓時酒醒,一時各家堂前的沿階上,都站著個拿著水瓢漱口的后生。
遠遠看去,意外齊整,也算是劉家村難得一遇的奇觀。
沒多會,來顧家大院問招工事宜的人,就圍滿了門口。
做活計的婦人今日也轉移到了大院的院子里開工,一樓大通間里分開兩邊,預留做剪料、總檢和灌糠、縫合的工作間。
王雁絲這會子在二樓窗處,看著院前圍滿的后生,兒媳婦新官上任,招人沒什么復雜手段,直接試工半日,合適的留下,不合適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