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
弘光二十三年,天朝發生了一件震驚朝野上下的事。
當年牽連甚廣的將軍府通敵案,出現轉機。
要知道當年,太傅府和正載功歸來的威遠將軍府,一夜之間,兩族共數百上千人全數入罪的通敵案。
當時最關鍵的一個監軍人物失蹤,導致案件缺失其中一款結案,當時其余的證據完整,判定罪名成立。
然而時隔二十年后,該監軍被天朝大軍邊線退敵時,發現其現身敵軍陣營,被俘虜歸案,送回朝廷聽審。
此后整整兩月,這事在民間越傳越盛,酒樓里的說書先生,硬是就事生事,衍生出百八十個版本,權勢爭奪或風月無邊,各種類型。
朝廷上風云詭譎,京兆府尹將相關人事又挖地三遍,硬是查出了一個與二十年截然不同的案情結果。
當年的罪人,而今一躍竟成了有功者。
因案沒落的顧氏一族,如今恢復名譽,重新露面于人前。
至此,世人都嘆,只可惜了當年的王太傅,人丁單薄的太傅府,如今找不出一個活著的人。
不過,坊間亦有傳言,說當年太傅家的兩個子女,早已被人暗中保下,并沒有殞命,只是不知去向。
又過半年,邊線大捷,被稱為國之梁將的威遠大將軍,恢復名譽后,將剛尋到的最小的兒子顧柏冬送上了前線。
半年后,天朝時隔二十年后,獲得首個大捷,顧家武將地位重回巔峰,又再回到天下百姓視野。
王
雁絲這會安坐在荔平城的別院里。
龐家當年應命在這做了開荒牛,半年以后,小有成果,王曼青才帶著孩子過來。
兩方聯手,短短兩年,荔平城就從一個,商隊、旅人沿途路過避之不及的荒蕪地,到各大聯名商號聞風而至,在此開設各類分店。
繁華程度幾若趕上各大發達城鎮。
“這案子冤了這么多年,說翻就翻了。”王曼青剛小憩完,到婆母這來陪著閑話。
“不翻不行了,可不就只能翻。彥哥兒呢?”
問的她親親的嫡孫兒。
兩年半前王曼青帶他過來,那會還是個襁褓嬰孩,如今已經三歲有余。正是看不住人的年紀,眨下眼就找不到影蹤。
“嬤嬤帶他去同他小叔叔、小姑姑玩了。”
“明義這段時間開始得拘著學東西了,八歲可不能聽他的主意來,前幾年總想著他年紀小,便縱著他。”
“我曉得的,請了先生了,娘看,明悅的女紅要不要也學一學。”
早幾前明悅只跟哥哥們學些大字,詩書什么的。
王雁絲不由笑了,她反正是不會針線的,己所不欲,她當然也不好強求顧家這位小女郎。
“請個功夫好的繡娘,先教她一段,你看看她有沒有天賦,若是不擅此道,也不強求。要是悟性還好,就拘著她練一練。”
這年代,做人娘子的,替夫君縫幾套貼身的衣物,納幾對鞋子,總是要的。
高門貴女也逃不過這一茬。
王雁絲想尊重孩子
,也不敢太悖時代而行。
“明悅性子不鬧,不說多出色,學一學,做點簡單的東西應該是沒問題。”
阿雁頜首表示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