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而道:“正好大伙都齊人,今日松濤院有喜,我出銀子,從外面叫四五個席面送來,大伙吃過喝過,也算慶祝了,這事還要辛苦二嬸替我們張羅一二。”
二夫人一聽又能省下一頓的銀子,當即笑出來:“這天大的好事,再辛苦也不叫辛苦,就放心交給你二嬸來辦。”
“有二嬸這話,我就放心了,多少銀子,你只管來報便是。”
“欸!”
又說了一串恭喜的好話,高高興興招人辦事去了。
眾人得了好,也跟著各種恭賀,才慢慢散了各回各院。
阿雁能感覺到每個人好像都是真心的祝賀,面上維持著笑意不減,心下卻暗暗吃驚。
等長房最后往回走時,不由將疑問問了出來。
大夫人淡淡輕笑:“顧府有個別府都沒有的好,就是每個人對自己是什么位置都很有自知之明。”
阿雁原地駐足:“怎么說?”
“自己不爭氣,就絕不在外惹事,給府里招事,只安心享受府里的福蔭。”
這在高門大戶里,倒真是個不多德的好品性,但是真的能做到人人都有這份覺悟嗎?
大夫人哪里看不清她的疑惑,只說:“有時候不是人的覺悟高,兩害相較取其輕而已。”
她似是覺得這個話題略顯沉重,換了個好奇的表情:“我聽說你們在院
子里挖湯池子?”
“是,弄好了我邀母親來泡湯,強身健體的。”
她笑嘻嘻買乖:“現下湯池子雖然泡不了,不過母親要不要來品茶,我有好茶哦。一直窩在屋里多沒意思。”
到末,故意扮作鬼祟的樣兒:“把兩位嫂嫂也叫來,咱們長房的還沒親親熱熱說過話呢。”
大約是看在她們才從外面歸來的面上,拒絕實在說不出口,一向不愛出門的大夫人,猶豫了下,還是應下。
等歸暮苑婆媳倆張羅好茶案,大夫人帶著同是長房的兩位妯娌也過來了。
大嫂的性子較之二嫂要爽利些,一進門就歡聲道:“喲,咱們這幾位爺真是在挖池子呀。”
婆媳倆忙迎上去,曼青忙福禮:“祖母,大嬸、二嬸。快里面請坐下說話。”
阿雁道:“天時好,風也舒服,咱們就在這亭子里坐,正好呀,做做監工,看他們有沒有偷懶。”
“這才多少活兒,你說得跟多大的工事一樣。你們且坐,茶水晾上,等晾好了,我們也就弄妥了。”
顧柏冬從挖了大半的土坑子里抬起頭。當年在臨風村照顧一家子信來黏來,現下只是挖下湯池子,自然也不在話下。
說是吃茶,其實就是坐一塊兒說說話,同母同胞的自然總是比旁人要親近些,才是應份。
歸暮苑是后回來的,主動組局就對了。
最緊要的是那水。
婆母這個身體,她上了心。想來想去,都說水是生命之源,那說
不定這回系統也能幫上忙。
她方才早早從系統弄了幾桶系統水,專門叮囑過,一會送水,只送這一種。
只是,大伙才剛坐下,大夫人就說了個不大好的消息。
中秋宮宴,官居御史大夫的沈家也在赴宴名單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