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殿下這只山君不僅服服帖帖,殿下那一腳也是出人意料。
一腳能把一只山君踢飛,殿下的力氣也絕對不小。
果然,圣明的君主都身具異象。
“哈哈哈,陶夫子說笑了,一只大點的貍奴而已。”李徹將陶潛扶到座位上,“夫子稍候,本王這就去讓后廚準備飯菜。”
說罷,他還真的往后堂而去,親自做飯去了。
陶潛何時見過這種人,更別提李徹還貴為藩王。
他問向王羲正:“殿下他,向來如此嗎?”
王羲正笑著回道:“殿下他不拘小節,待人真誠,凡是有才有德之士,無不是真心對待。”
眾人并不覺得李徹此舉有什么不妥,畢竟真誠是必殺技,在哪個時代都好用。
至于什么‘君子遠庖廚’的理論,也不是不讓君子下廚做飯。
這句話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原文是:【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也就是君子不忍聽到動物被宰殺的聲音,所以要將廚房安置得遠一些。
恰恰相反,從商朝丞相伊尹擅長烹飪開始,一個君子會一手好廚藝,一直都是文雅的加分項。
沒過一會兒,便有王府下人端來各種食物,放在眾人的桌案之前。
海鮮有干燒海參、清蒸海魚、水煮蝦、烤生蠔......
菜肴有飛龍燉蘑菇、醬棒骨、汆白肉、鹽水鴨......
直到李徹一身菜香氣從后廚走來,這才停止上菜。
李徹爽朗道:“來來來,都吃都吃,嘗嘗我奉國的美食比中原如何?”
眾人紛紛入座,陶潛位于主座下首,其他人只能坐在大堂后面。
李徹坐到主桌上坐下,拿起碗筷率先動筷,眾人見狀也開始動筷。
眾人本就饑餓難耐,處于吃什么都好吃的狀態。
關外東北的菜系更是主打一個濃油赤醬,一口下去直接回復海量能量,幸福感爆棚。
桃源派眾人吃得不亦樂乎,大堂內只能聽到碗筷磕碰在一起的聲音。
唯有陶潛坐在座位上,看著滿桌子的雞鴨魚肉,眉頭微微皺起。
李徹察言觀色,開口問道:“陶夫子怎么不吃?可是不符口味?”
陶潛回過神來,搖了搖頭。
反問道:“殿下,老朽有一問,不知是否合適?”
“夫子但說無妨。”
陶潛點了點頭,面色嚴肅道:“朝陽城距離海邊應有些距離,殿下將海鮮從海邊送至餐桌上,是否有些過于耗費了呢?”
李徹恍然地看向陶潛,心知老爺子這是開始對自己的考教了。
他稍加思考過后,開口道:
“先不提是否耗費,陶夫子您是覺得,身為君主就不應該驕奢,而是必須勤儉節約嗎?”
陶潛嚴肅道:“自是如此,節儉之風能有何錯?節省下來的錢財,也好造福于民。”
李徹笑著搖了搖頭:“我對此倒是有不同的看法,節儉未必能有利于民,奢侈也未必有害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