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銘躲回黑白山,低調潛修顯然是正確的選擇,最近夜報、世報等都是和他有關的話題,而他并不想被各方審視。
任外界喧囂,他從人們的視線中徹底消失,安心研究各類經文,提升道行。
“以肉身斬神靈!”秦銘參悟《煉身合道經》,完整的真經在手,讓他的體質再次小幅提升。
他輕嘆,不愧是讓帛書法祖師都異常重視的經文,若是當年有全本在手,幾位祖師或許能熬得更久一些。
“八卦爐中煉心猿,這是一劑猛藥!”
秦銘對四頁玉書極為重視,每天都在認真揣摩,這涉及心靈之力,讓他的新生之眼發生變化,比以前更加厲害。
對此,他也有些苦惱,偶爾會看到層層疊疊的迷霧深處,有極其年老的游商、聻等。
半個月后,黑白山中,秦銘的拳光劃破黑暗,照亮綿綿山嶺,他對《金烏照夜經》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古代,最起碼有人雙路同修。”他確定,將神慧、天光、意識靈力混融后,運轉此經,最為順暢,威力也更大。
“神游的時刻到了。”深夜,秦銘盤坐在黑白雙樹下,宛若一尊神明在此悟道,樹上黑白氣流轉,化成陰陽圖。
而在地面,秦銘靜坐,天光混融意識力,掙脫出肉身,隨后披裹著破布,帶著異金小劍,他沖霄而上,沒入漆黑的云端。
這是他每天都要進行的一種苦修,前往神秘而又深邃的天穹深處,經受罡風轟擊,接引天光以及承接偶爾灑落的世外之火洗禮,熬煉自身。
事實上,仙路的人到了第三境——和光,便會嘗試“渡劫”,或者以“仙火”洗禮。
其中大部分人,便是在師門長輩的陪同下,來到蒼穹之上,接觸各種恐怖的世外物質,從而渡劫。
現在,秦銘也在體驗這樣的苦修。
他并無人陪同,每日都自己神游上來。
厚重的云朵之上,一片漆黑,唯有天光、世外奇火出現時,才有光亮,不然的話,宛若“天淵”,伸手不見五指,黑得瘆人,壓抑感撲面而來,讓人要窒息。
秦銘神游,一路向上,自語道:“我這是在接近九霄嗎?天穹不同層面,對應的罡風不一樣,能落下的天光、仙火等也不同。”
九霄之上,有些可怕罡風能在一瞬間吹散人的意識靈光,有些世外仙火,能將大宗師在頃刻間燒成灰燼。
故此,秦銘較為謹慎,越是了解越是慎重。
他自然不敢去九霄之上,保守起見,每次都是在第三境所在的范圍內,不過,在這片區域想捕捉天光、世外真火等,要靠運氣。
今天,他收獲不小,一大片“流星雨”傾瀉下來,全部被他捕捉到,里面有天光,也有莫名的奇火,還有說不清道不明的紅霧,所有這些都在“侵蝕”他,進而使他經受“千錘百煉”。
不過,當中也蘊含著生機,能補充他的消耗。
不然的話,沒有益處,誰會愿意登天,進行最危險的“渡劫”?
秦銘感覺“吃飽”,裹帶著剩下的大片“流星雨”,想要穿透云層,返回地面。
突然,他“寒毛倒豎”,現在他雖然沒有肉身,但依舊有種如芒在背的感覺,整個人都繃緊。
秦銘立刻用破布裹住自己,不再接受“罡風”沖擊,以及仙火的“熬煉”,而且將異金小劍握在手中。
他極速側移,劃破夜空很遠,回首時,瞳孔收縮,心頭劇震不已,常在河邊走,果然還是濕了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