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隨著云蒸霞蔚的盛景逐漸被人發現,村里已經來過不少考察人員,他們無一例外都想將云蒸霞蔚作為旅游開發的最大亮點,還有人甚至提出要在這周圍修建療養院的,村里大部人其實都挺動心。
然而過年的時候,出去打工的人回來一趟之后,情況就變得十分復雜了。
在大城市長過見識的人,都知道“拆遷暴富”的事跡,一聽說有人想要開發這里,不管是修景區還是建療養院,總歸看起來要賺大錢了,所以一個個地都獅子大開口,嚇得開發商們連考察都不敢再來了。
常娟一個小姑娘竟然也懂得許多,小大人一般嘆著氣說道:“我哥說咱們這兒能開發出來,至少我們去城里就能方便許多,大家出去買東西也好,賣山貨也好,肯定更加方便。”
“最要緊的是,村里的大爺大娘和叔伯嬸子們也都上了年紀,要是交通不方便,他們去醫院看病都很折騰。”
“我也想去大城市呢,我哥說我要努力讀書,然后考大學,等我大學畢業就能留在大城市里生活了。”
說實話,云蒸霞蔚只看圖片的話,絕對有開發的價值,哪怕村子位置偏遠,卻正好能篩選出真正愿意過來的人。
而且許沁對這里的景色很有信心,更明白廣大沙雕網友的能耐,大家總有把小眾變成大眾的能力,單單只面向江北市愛好爬山的人群,恐怕就能很快收回投資了。
更何況這里如果針對登山人群的話,只需要增加一些安全設施,再針對性地吸引一批新近冒出來的喜歡露營的人群,那可真屬于細水長流的生意了,至少肖亦驍是有點兒興趣了。
孟宴臣見肖亦驍動了一點心思,也不著急勸說什么,橫豎這么大生意也不是一拍腦袋就能成的事兒,常娟這么小一個孩子都知道村里人心不齊,他們大人還能不明白?
才走出去兩個多小時的樣子,林子里頓時變黑了許多,先前還能透過樹葉照射下來的陽光消失得無影無蹤,常娟抬頭停下在枯枝敗葉底下找菌子的動作,望向她哥哥所去的山峰,憂心忡忡道:“要下大雨了,哥哥姐姐我們回去吧。”
許沁手里提著的用藤蔓編織的籃子都滿了,聽常娟這樣說立馬就同意返回。
路上,小小的常娟小大人一般地吐槽之前她和她哥哥遇上的那些奇葩游客,“有的哥哥姐姐說話很費勁的,哥哥都說了不能繼續上山,他們總是一點不聽,非要去非要去,哥哥因為這個還受過幾次傷……”
許沁不知道該如何對常娟解釋,肖亦驍卻拍著胸膛自我標榜是個聽話的人,“小娟妹妹,你也看到了你肖哥哥可聽話了,你說回去咱們就回去了!”
常娟忍不住回頭笑笑,第一時間對許沁表衷心:“姐姐特別好,不像其他姐姐不讓干什么就非要干什么,還看不起我和哥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