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山河辦公室中。
陳知行坐在沙發上,林山河坐在單人沙發,面前的一疊文件中全都是內部關于關東的所有內容。
“就這么一點?”
陳知行皺著眉頭看向林山河,這不應該啊,整個關東就這么一點資料?誰信啊!
就單純的分析政治格局,權力格局都不止這么一點文件吧?
而且...全都好事...唯一一點問題就是礦難案,還一筆帶過了。
“這些就是陶伯謙任職關東省委書記時到現在一共匯報上來的資料。不過,據張秘書長所說,這就是所有的資料了。”
“常委那邊呢?”
林山河閉口不言。
紀委常委,可不是由科室主任兼任的,一般是由其他部門的負責人。
什么最高檢、最高法、政法委、審計署之類的。
這一次受到處罰的,也是那些純常委,沒有其他職務的人。
就類似于張國遠這一類,紀委常委、紀委秘書長。
見他的樣子,陳知行就知道了,這其中怕是有什么其他的因素。
想想也是正常的,十八位常委,紀委這邊占據十二席,其他部門負責人占據六席,大概率問題出在這六席上。
“政法委、公安部、最高檢、最高法等部門全都是配合的,這其中的一些資料,還是他們拿出來的。”
林山河苦笑了一聲,死死的皺著眉頭。
這合理嗎?
這一點都不合理啊!
關東作為長子,結果系統里面都只能找出來這么一小疊的資料?
這特么...一個處級被抓了之后的資料都不止這么一點吧!
“主任覺得,沒問題?”陳知行瞥了林山河一眼,他才不相信沒問題呢。
就這么一點資料明顯就是不正常的!
林山河點燃了一支煙,起身,站在窗前,長嘆了一口氣。
“小陳,這不一樣,你懂嗎?”
“我給你打個比方。”
林山河深吸一口煙,煙霧在窗前凝成灰白的旋渦:“明朝開國時,朱元璋將九邊重鎮視為國本。遼東都司統轄關東,看似偏遠,實為帝國命脈。”
“就像現在關東的煤礦和重工業,占全國產能三分之一。陶伯謙在關東任職期間,光是瞞報的礦難就涉及十四萬噸優質焦煤。”
“嘉靖年間,嚴嵩黨羽把控遼東軍需,朝廷明知有問題卻不敢徹查。”
“為什么?因為動了遼東,九邊防線就會崩!”
“現在關東的情況更復雜。”
他抽出張泛黃的地圖:“關東國資委控股的47家能源企業,供應鏈牽扯半個華夏的工業體系。陶伯謙深耕二十年,早把這里變成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獨立王國!!”
陳知行突然按住地圖某處:“就像當年毛文龍鎮守皮島?”
“聰明!”
林山河眼睛一亮:“表面看是戍邊大將,實則走私軍糧、私設稅卡。朝廷既要用他牽制后金,又怕他尾大不掉...”
“區別在于,我們現在面對的可不是一個毛文龍。”
林山河聲音發冷:“而是整張由能源、運輸、審批權編織的巨網。牽一發,動的是國計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