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把心態擺正,這就等同于是帝皇給予自己忠實子民的一項福利。
也不是說你沒得到這項福利,你就是不忠了,這一點,周緒也讓宣傳部說的很明白了,你只要別糾結這一點,照常生活就完事了。
然而...誰能不糾結啊?!
忠不忠誠的問題先不說,那些八九十歲的家伙,看他們的精神頭,少說還能再活十幾二十年。
而自己呢,七十多歲就嗝屁了。
同時還得考慮到一點,那就是人在油盡燈枯前的幾年基本也沒多少生活品質可言了,不是癱著,就是半癱不癱。
說白了就是茍活著。
腦子里更是會時不時的閃過‘不如直接死了,可能還輕松點’的想法。
但最后還是怕死,于是一邊自我折磨,一邊能茍一天是一天。
與之一比,對方的壽命基本翻倍了啊!而且還活的能吃能喝,精神十足!
這讓誰能不糾結?!
他們可太糾結了!
這部分民眾想不開,周緒也沒辦法。
但無形之中,新生代人民對周緒的崇敬,也的確是借著這個機會,被拔高到了一個新的層次。
畢竟這一刻,在他們的眼中,向帝皇獻上忠誠的意義,已經具現化了。
不管怎么說,大周和平而忙碌的發展周期還在繼續,期間,新生人口也在逐漸增長,讓他們大周的總人口成功突破了五百萬大關,并且快速朝著六百萬逼近過去。
果然這和平時期,生孩子的效率就是高。
期間生孩子的主力軍,基本都集中在圣羅蘭地區。
圣羅蘭地區當年因為圣羅蘭一世的瘋狂折騰,民眾們就沒享受過幾年和平日子,這使得民眾們生娃意向一直不高。
后來被大周吞并,這邊的民眾自然而然的也是要觀望一段時間,看看情況再說的。
畢竟一旦陷入戰亂,家里老婆懷孕亦或者孩子剛剛出生,對于普通民眾們來說,都將是個糟糕的情況。
直到這些年觀察下來,大周顯然是已經得到了圣羅蘭地區民眾們的認可了,這也使得這幾年圣羅蘭地區的新生人口開始一年比一年多。
事實上,還有個區,這兩年生孩子特別積極,那就是隔壁的羅剎區。
如果說,圣羅蘭地區的民眾,對這件事情還有點考慮的話,那么羅剎區則是完全沒這個意識。
早年被奴役的時候,他們生孩子本來就是沒有節制的。
一方面是奴隸主的要求,他們需要通過這種方式,獲得更多的奴隸。
而另一方面則是這也的確是奴隸們為數不多的娛樂項目了。
現在吃喝不愁,日子過得比以前更好了,那生孩子自然是生的更積極了。
就這么幾年工夫,羅剎區這邊,不少家庭甚至都已經有三四個孩子了。
可惜的是羅剎區這邊總人口數量實在是太少了,他們雖然生的積極,但人口基數太低,站在大周總人口的層面上來看,羅剎區那點人口的增長,就顯得有些微乎其微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