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元勝如實道。
“吾弟,真是海納百川。”
“現在有兵,幾何?”
張方平連連驚嘆,若再加上飛虎嶺那一支兵馬,這青州府以南的軍隊構成,就有三路。
不管是飛虎嶺,還是邊軍殺手以及贖買的敢死營兵士等,皆屬于百戰之老兵。
余下則是本土新兵。
“不加上飛虎嶺的一千多人。”
“現有入了大勝軍方體系的兵,共計兩萬兩千七百多人。”
“待五縣平穩,天下局勢明朗后。”
“可再募兵三萬人。”
許元勝直言道。
“畢竟是半府之地。”
“能有五萬多精兵,實屬不易。”
張方平輕嘆道。
“若不計較青州府南部發展的情況下。”
“倒是可以憑半府之地,募兵十萬。”許元勝沉吟道。
這也多虧了城外村民的踴躍參軍,是他戶貼制以及里甲制打下的好基礎,否則別說十萬,五萬,就是三萬精兵也夠嗆。
民心,才是兵源不絕的關鍵。
“無妨,這次我為你帶來了一則好消息。”張方平哈哈一笑。
“兄長,請進屋稍做休息,慢慢談。”許元勝也是眼前一亮。
稍后兩人就進了屋。
“吾弟,是否有西川整座行省的地圖。”
張方平指了指墻上的青州府地圖。
“有。”許元勝點了點頭,從一旁的書架上取出一份地圖,攤開放在了桌上。
“我這幾日一直在行省中樞西關城。”
“朝廷內的局勢,你應該通過府城發往各縣的文書,大概了解,我就不贅述了。”
“現在西川行省內大家已經有了一份共識。”
“那就是。”
“換府。”
張方平沉聲道。
“換府?”許元勝眉頭一挑。
“不錯。”
“西川行省看似是西川重鎮熊家的勢力范圍,但都指揮使大人畢竟是名義上西川行省的最高軍事大佬,他手里也掌控著各府大量的守備軍。”
“這其中要依北部三府為最,哪怕是熊家也難以染指。”
“而北部又是距西川重鎮最近,更是從西川進入境內的通道之處。”“所以這北部三府對于熊家而言,是如鯁在喉。”
“這次都指揮使大人,打算讓出北部三府。”
“換下南部四府,其中剛好包括了我們青州府。”
“在這四府之地,我們可以擁有一定的兵力。”
張方平沉聲道。
“三府換四府還要擁有兵力,熊家愿意?”許元勝蹙眉道,三府換四府,熊家也不算吃虧,畢竟北部三府對熊家重要。
但讓四府擁有兵力?
這明顯嚴重觸及了熊家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