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我知道你們三人未帶家眷,若不愿意回去,我可把你們的家眷一并要過來,這一點你們可放心。”
許元勝直言道。
“若大人不為難,我愿留在青州府。”姜源武主動表態,回去?一旦他回去,自己那位好友歸元縣縣令該如何自處。
還不如硬下心來。
何況唯一掛念的家眷,也能要過來,那就真的沒有牽掛了。
“我等也愿入青州府。”那兩個千總也很快表態。唯一的擔心就是家眷,也能帶過來,就沒有任何擔心了。
至于回去?
他們是千總啊,是有了品級,入了青州府,再回去也不會被重用,倒不如留在此地,總好過做那反復之輩。
“好。”
“你們手里的三千兵。”
“愿意回去的,就放他們回去吧。”
“不要勉強他們。”
許元勝直言道,三個千總頗有武藝,特別姜源武是立了功的,至于他們帶領的守備軍兵士,嗯,都是一些城內招募的普普通通的守城兵。
其戰力和之前青州府各縣的差不多。
留他們,還不如要幾個城外的村民。
“是!”三人皆是領命。做完這一切,許元勝把結果告訴了張方平。
很快談判有了最終消息。
入青州府的民眾,淮陽府不予追就,并劃掉那些人的戶籍。
淮陽府并把愿意入青州府的一部分人的家眷,送到兩府邊界處。
對于青州府。
青州府不得再繼續收留淮陽府民眾。
退回守備軍兵士等人數,共計兩千五百人。
給予淮陽府財物補償,共計十五萬兩銀子并承擔福廣縣和紫陽縣兩年的夏銀秋糧稅賦。
……
之后還是有一些不起眼的小要求,就不贅述了。
說白了,就是要回一些兵,要一些銀子等財物。人走都走了,還怎么追回來?還不如要點實際的。
何況西川行省內大多數府城都知曉,淮陽府是主動挑事的,吃虧也是在所難免。
許元勝知曉這個結果后,也只是笑了笑。
也行吧。
談判的結果,最后也進行了通告。
紫陽縣和福廣縣的村民自然是高興的,入了青州府,每人一兩銀子的安家費,還給予良田,加上青州府府城決策,他們也都獲悉了。
現在不會成為流民,從戶籍上安心入了青州府,不會被朝廷通緝,未來生活會比淮陽府更有奔頭。
倒也踏實了。
對于福廣縣過來的那些商戶。
多少有些心里坎坷。他們自然想的更多,但凡做生意肯定要讓當地府衙滿意,商量了一番主動幫青州府上交了那十五萬兩銀子。
至于夏銀秋糧賦稅。
那也是明年的事。
“明年什么情況,還不好說。”
“若非十五萬兩銀子追的緊,我都不想給啊。”
許元勝心里明鏡似的,現在的局勢,一日一個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