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南方傾盡百萬大軍進入北地。”
“其意是順應民意。”
“若不在乎民意,完全可以派遣數千人,一夜之間就能盡砍那些家族的頭顱,平定內部的動蕩。”
“民意即朝廷,朝廷即民意。”
“宋家進入南方,進入軍政處,代表的就是民意。”
“你宋家讓出的東西,換來的卻是民意浩蕩,萬民盡皆要由衷的稱贊一句,宋家是為國為民的忠臣。”
“宋家其實不用擔心,我們會秋后算賬。”許元勝輕聲道。
“許總兵,不但統兵卓越,也擅游說。”
“不過朝廷畢竟是有人來執掌,今日之民意,不代表未來也能代表民意。”
“當年的大勝,何曾不是代表民意,吏治清明,天下富足,四海之內盡皆稱贊我皇圣明。”
宋江河輕嘆一聲。
說白了,還是一句民意過于虛了。
想要拿下兩江重鎮執掌的兩座行省,總要實在一些的好。
“不知宋總兵,想要什么?”許元勝只是一笑,談判嘛,就是最小的代價換來最大的成果。
若是談不攏,那就繼續放籌碼。
有的是時間。
“依行省換行省,依城換城,依人口換人口。”“只有彼此間真正的融合,我才能放心交出手里的權利。”
“也才能真正的放心。”
宋江河沉聲道。
“此舉是否動靜太大了。”許元勝蹙眉道,心底暗罵,果然天下總兵,沒有一個好糊弄的。
宋家就是想動靜大,越大,越能代表宋家的付出。
越是動靜大,南方朝廷不但不能苛待宋家,還要委以重任。
其實對南方朝廷而言,也是好事,畢竟宋家執掌數十萬兵士,以及龐大的土地和人口,只是單方面的派遣一些官員執掌各城,也不踏實。
完全融入,不失為一策。
宋總兵聰明人啊,就在剛剛自己和許廣志等人,說的也是這個意思,只不過此舉上,南方占不上太大便宜,倒也不算虧吧。“雖說隔著滄江。”
“但總歸只是一江之隔的距離罷了。”
“人口也無需全部交換,兵士的家屬為第一批,城池內的人口為第二批,至于城外土生土長數百年的民眾了,不愿走也無妨。”
“若是南方朝廷答應我這個要求。”
“我宋家愿入南方朝廷,所轄將士,財富和礦藏,也盡皆交予朝廷,只求未來能夠公平對待每一個邊軍重鎮。”
宋江河直言道。
“宋總兵,是將了我一軍。”
“如此大的動靜,確非我一人能夠做主。”
許元勝輕嘆一聲道。
“無妨。”
“許總兵可以回到中都慢慢商議。”
“至于正事之前,所言的那份添頭,我現在就可轉交給許總兵。”
宋江河對著身后招了招手。
很快一隊將士押著十幾個人而來,更奉送了一份摁了手印的供述文書。
“宋總兵,大義。”許元勝起身拱了拱手。
“我等許總兵的消息。”
“另外江北行省方面,我宋家已經撤出,這算是我送給南方的另外一份見面禮。”
宋江河拱了拱手,轉身就是上馬離開。
稍后宋家的一路騎兵也折返回城,兩江城也隨即關閉。
這個時候,慕容山,許廣志等人也紛紛走了過來。
“大人!”許廣志低聲道。
“把人押走。”
“另外告知熊鯤和向天雷,事情已經談妥,收縮兵力,準備撤回南方。”
許元勝說道。
“是!”許廣志拱手道。
“這宋總兵年輕的時候,可是大勝的一員虎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