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約定作戰部署。
隨行無需配備太多吃食和淡水。
從東南行省進行補充即可,如此速度也會更快。
三家出動一百二十艘戰船,其中二十艘專門用來運輸吃食和淡水等。
每艘戰船載兵兩千人。
也就是二十萬兵士。
如此戰船載重小,速度才能達到最快,也是為了回來時能夠有空間存放精鐵。
許元勝出動三十艘戰船,六萬兵馬。
候光耀出動四十艘戰船,八萬兵馬。
海無涯出動五十艘戰船,其中二十艘從東南行省配備吃食和淡水,余下的三十艘戰船,載兵六萬兵馬。
這件事很快就議出了結果。
定在明日夜里出海。
許元勝回到中都所在的府邸里。
“天河縣那邊,又造出了多少火炮?多少炮彈。”許元勝道。
“據消息回復,造出了五十門火炮,炮彈共計八千顆。”侯坤低聲道。
“夠了。”
“讓他們送到中都北部的滄江沿岸,再安排戰船接上他們進入江北行省的船塢。”
“完成對戰船上火炮的列裝。”
“另外。”
“告訴錢振宇,讓他從戰船上拆卸兩百具床弩,弩箭一萬支,送給江南重鎮和東南重鎮。”
許元勝直言道。
“大人,就這么送了?”侯坤還真是有些舍不得,雖然有了火炮,但床弩的強大,還是毋庸置疑的。
“大氣一些。”
“床弩和車弩這類,其實缺點還是很多的,就拿虎跳峽一戰上,只要厚重一些的盾牌就能擋得住。”
“何況床弩和車弩的制造技術上,肯定我們青州府更強。”
“到時候他們想要,也要給銀子。”
“再者說。”
“他們強大了,未來戰場上,我們才能少死人。”
“有時候不能只顧著自己。”
許元勝說道。
“是,大人。”侯坤低聲道。
“讓許廣志帶領五萬兵也一起在滄江沿岸候著。”
“余下的一萬兵,就讓錢振宇的水軍上。”
許元勝說道。
只是帶了六萬兵,其中還有一萬沒有參加過戰爭的水軍。
只能說這次不像是去打仗。
更像是去測試火炮的。
“是!”侯坤點了點頭,立即下去傳達命令。
第二日晌午時。
從天河縣送來的火炮和炮彈,已經運抵中都北部的滄江沿岸。
許廣志也從各地調來五萬兵馬,趕到了滄江沿岸。
這次其他將領沒有去。
卻也抽調了各類兵種的一部分兵馬,湊足了五萬軍。
許元勝也動身前往了中都北部滄江沿岸。
萬樹森非要親自送一趟。
等到了滄江沿岸。“元勝,那些用黑布包裹的是什么東西,如此小心翼翼的送上戰船。”萬樹森不解道。
“準備拉去昌平國,測試的軍械。”許元勝直言道。
“你如此執著于去境外打這一仗,該不會是為了那軍械吧?”
“到底是什么軍械。”
“非要在境外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