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這是回信。”
“我觀對方雖然穿著普通蠻兵服飾,不過身手矯健,氣息沉然,臨近我軍大帳附近竟無半點心怯,定然是蠻將。”
侯坤遞過去書信。
“那就更證明了,這封信的屬實。”
“如此薛總兵去見面,也會更安全一些。”
許元勝點了點頭,打開信,文字很簡單,同意了大勝一方選擇的見面地點,就把信遞給了薛泰華。
到時候有他持信過去一趟。
約定時間在半個時辰之后,東側二十里的一處水源地。
“諸位,我去了。”薛泰華拱了拱手,轉身走出了大帳。
“你也去安排一下,一定要確保薛總兵的安全。”許元勝對身邊的侯坤說道。
“是。”侯坤立即前去安排,要注意蠻兵的走向,也要安排一些人手護持左右。
現在天色已經黑透了。
許元勝,熊鯤和向天雷,都沒有走。
“這薛總兵是一門心思的想要建立功勛,為其子壯聲勢。”向天雷輕嘆一聲,父子拳拳愛護之心,令人感動。
熊鯤臉色沉靜,只是嗯了一聲,當年他何嘗不是如此。
“朝廷上倒是有一些北地遺老們,對于軍政處執掌天下權利頗為不滿,認為軍方參與政權過多。”
“此事萬大人和我提過。”“我給的建議,是加入五個文臣方面的名額,軍政處人數暫定為十三人。”
許元勝突然提及。
他以為向天雷和熊鯤,肯定會脾氣上來的。
特別是向天雷,那是一點就著,嫉惡如仇。
反而兩人此刻表現的竟很是平靜。
“兩位是有什么忌諱?”
“連我也不能說了?”
許元勝呵呵一笑,突然提這一茬,也是覺察到熊鯤,向天雷以及薛泰華,這三位老將,最近一段時間內明顯更懂得規矩,不像過去那般隨意了。
“大勝一統。”
“確實不適合軍方執政,這是亂國之征兆,歷史種種,猶如昨日。”
“若是朝廷有顧慮,我可退出軍政處。”向天雷拱了拱手。
“我也是。”
“但我也有建議。”
“我等可退出,但政權不可皆落入文人之手。”
“這些文人殺人不見血,對于我等軍方,不似敵人更甚敵人。”
熊鯤沉聲道。
估計這句話能憋到現在才說,已經很不容易了。
“哎。”
“我知道許總兵建議軍政處加入五人。”
“是為了順利推進滅蠻之戰。”
“我等心里有數,感謝許總兵還能顧忌當處的同盟之情。”
“我們年紀大了。”“隨時都可以退下,但許總兵可千萬不要退下,要不然我等邊軍重鎮可就沒有任何話語權了。”
“境內物資一卡。”
“縱使百萬大軍,也寸步難行。”
“當初九邊重鎮為何割據一方,我們是有私心,但朝廷內的那些文人,卻是筆鋒不遜色于刀鋒。”
“壓榨糧餉,派子弟入軍方撈取軍功,把精兵強將納入麾下看家護院,為了防范大戰導致耗費銀兩物資,當初那些坐朝廷的文人,竟然在朝議算過一筆賬。”
“戰爭賠款以及打一仗之間,到底哪個劃算?”
“這是他娘的,是飽學之士該干的事嗎?”
向天雷氣的就是跺腳,這是他歷歷在目經歷過的。許元初沉吟不語,有一些他自然有了解的,更多的從熊鯤和向天雷口中得知,無疑更為詳盡。
熊鯤和向天雷發了一頓牢騷之后,也不再言語。
當兵打仗。
過去如此,現在也如此。
哪怕不入軍政處,他們也不能對不起帶出來的子弟兵。